一个国家能愚蠢到什么程度?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人均GDP超

蕊蕊聊过去 2025-10-25 16:53:54

一个国家能愚蠢到什么程度?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可是后来却变成难民的天堂,“圣母”是怎么做到能毁掉一个发达国家的? 一个北欧小国,本来日子过得像画里一样,钱多、安全、福利足,谁知一转眼,街头治安乱套,财政吃紧,本地人怨声载道。这不是科幻,是真事。那个国家,就是瑞典。它的“圣母”政策,本想做好人,结果把自家后院搅得鸡飞狗跳。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走偏的? 瑞典这地方,战后发展得飞快。二战中它保持中立,没挨炸弹,靠铁矿、森林这些资源,工业立马起飞。沃尔沃汽车、爱立信通信、宜家家具,这些品牌全球有名,出口拉动经济,人均GDP从2000年的2.7万美元,蹿到2010年代中后期稳超5万美元。2024年数据看,还在5.7万美元上下浮动。政府拿这些钱建福利网,从摇篮到坟墓,全覆盖。孩子出生就有补贴,生育假长达480天,医疗教育免费,失业金够养家。街上几乎没犯罪,居民出门不锁门,国际上都说这是北欧模式,羡慕得不行。中国人看这事,也得承认,瑞典那会儿的日子,确实是发达国家的标杆。 可好景不长,新世纪头几年,瑞典人觉得自己宽容大度,就开始放开移民门。2005年外国人法调整,简化庇护程序,本意是补劳动力缺口,顺便在国际上刷道德分。起初没大问题,申请者不多,社会还能消化。但2015年欧洲难民潮来了,叙利亚、阿富汗、伊拉克等地战乱,百万计人涌向欧洲。瑞典一咬牙,接收了16.2万多庇护申请,按人口算,全欧最多。那年11月,首相甚至公开说“我的欧洲是开放的”。结果呢?接待中心爆满,临时住房不够用,新移民多是中东非洲背景,语言文化差异大,融入难。 经济上,本想这些年轻人干活顶老龄化,谁知事与愿违。瑞典统计局数据,2015年后,新移民就业率低,半数以上靠福利过活。语言关过不去,技能不匹配,医疗教育住房开支猛增。2020年一项研究显示,接收难民的净财政成本,每人每年上万克朗,本地纳税人一看账单,火气直冒。福利体系本是瑞典骄傲,现在像个无底洞,拖累整体增长。2024年GDP增速才0.7%,远低于预期。 社会层面,更棘手。文化摩擦从社区开始,中东传统家庭观和瑞典性别平等理念撞车,学校课堂上争执不断,公共场合小摩擦变大矛盾。治安是重灾区。警方报告,2015年后,暴力犯罪报案涨了,枪击案从每年几十起,跳到上百起。2023年,59个“脆弱区”被标出,这些地方帮派活跃,爆炸事件频发,虽不是西方媒体炒作的“禁区”,但警察巡逻都得加小心。性犯罪数据也敏感,外国出生者嫌疑比例高,达2.5倍整体水平。虽瑞典报案率高,定义广,但这数字让女性晚上不敢出门,防身用品卖疯。2017年斯德哥尔摩卡车袭击,四死十五伤,直接戳破安全神话。   这些变化,搅得社会裂痕深。极右政党“瑞典民主党”借机上位,2022年选举拿下20%选票,推动政坛右转。本地人对政府信任降,本来和谐社区,现在移民区和本土区互不来往。瑞典人自夸的人道主义,成了双刃剑。国际观察家说,这波难民潮是外生冲击,没科学评估,就一头扎进去了。 政府也醒过味来。从2016年起,政策急转弯。恢复边境检查,列车进站得扫护照,庇护标准从严,临时许可难转永久。2018年,家庭团聚门槛抬高,薪资要求翻倍。2024年,移民净流入转为负数,出国人数超入境,创几十年头一遭。遣返加速,去年超1.2万人被送回,庇护申请跌到1.2万。还推“安全区”试点,警察可在高风险地无证搜查车辆,目标是压帮派火拼。2024年立法改,入籍从5年改8年,得证明自食其力,不靠最低福利。转向劳工移民,优先高技能人才,欧盟移民公约也开始落实。 说到底,瑞典这事,给我们上了一课。人道是好事,但得量力而行。中国处理移民,一直强调统筹规划,维护稳定,这点做得稳。瑞典的弯路,提醒各国,理想主义不能当饭吃,得用数据说话,科学决策。富裕国家也经不起瞎折腾,劳动力补了,社会稳了,才是长久之道。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