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女抛下家人17年,归来时子女相拥:您是我们的英雄! 1961年北京清晨,六岁男孩找不到母亲王承书,只在书桌看到“照顾好家”四字便签。这位北大才女、密歇根博士,从此从家人生活中消失,一隐就是17年。 王承书出身书香门第,18岁考入燕京大学物理系(全班唯一女生),后赴美国深造,与导师提出“WCU方程”,获国际关注。1956年,她放弃国外优渥生活,携家人回国投身科研。1958年,应钱三强之邀改行研究核聚变,为中国填补该领域空白;1961年,又接下绝密任务——研制原子弹核心“高浓铀”,需隐姓埋名远赴西北。 她去了兰州“504”基地,用计算尺、机械计算器日夜核算数据,手指肿胀脱皮也不停歇。当时苏联撤资撤人,外国断言中国百年造不出原子弹,她带队提前113天完成任务。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她在500公里外望着蘑菇云落泪,却选择继续留下深耕核研究。 17年间,她未回家、未通信,只能深夜对着孩子照片思念。1978年归来,满头白发、满脸风霜,孩子们早已长大,扑上来抱住她哭道:“妈妈,您是我们的英雄!”晚年她捐出全部科研笔记与积蓄,1994年离世,墓志铭写着:“哪怕牺牲生命,也要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 她是隐于风沙的国士,用17年换祖国强大,虽未站在聚光灯下,却以一生奉献,活成了民族的脊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