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男子在餐厅用餐时见有小孩子跑来跑去,还大声吵闹,于是提醒孩子父亲好好管管。

在下雒无畏 2025-10-24 09:46:30

天津,男子在餐厅用餐时见有小孩子跑来跑去,还大声吵闹,于是提醒孩子父亲好好管管。谁知孩子父亲却回怼:“关你什么事?”“有本事你揍我呀!”。这些话彻底激怒了男子,随后男子抄起水壶砸伤了男孩父亲的头部。事后男孩父亲将男子告上法院,索赔12万余元。法院判了! 封面新闻10月20日报道,2024年11月23日凌晨,石先生和朋友在天津一家餐厅吃饭,邻桌坐着胡先生和胡先生的朋友以及朋友的孩子小陆。   两桌人是背对背相邻而坐,本不该有太多交集,可小陆的吵闹打破了平静。   这孩子因为没拿到手机玩,在餐厅里跑来跑去,大吵大闹,吵得石先生一行根本没法安心吃饭。   石先生忍了半天实在受不了,向胡先生那桌吼了一句,让他们管管孩子,   石先生的语气不好,让胡先生很不高兴,当即就回怼过去,说石先生不该跟小孩子较劲。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吵了起来,石先生气得站起来想要动手,被自己朋友死死拉住按回了座位。   本以为冲突就此打住,可胡先生却不依不饶,站着继续挑衅,喊着“你来打我呀,打我不就完了吗”。   就是这句挑衅,彻底点燃了石先生的怒火,他抄起桌上的玻璃水壶就砸向胡先生的头部,水壶掉在地上,胡先生的头当场流了血。   胡先生被送到医院后,诊断为脑外伤后综合征和左枕部头皮擦伤,住院治疗了6天。   之后,胡先生把石先生告上法院,索赔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12万余元,胡先生声称自己月入30万,要了9万的误工费,还要求2万6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法院的判决结果出乎不少人意料,石先生最终只需要赔偿3064.98元,远低于胡先生索赔的数额。   之所以会这样,关键就在于证据和责任划分这两个点。   先说说胡先生12万索赔泡汤的原因,最核心的问题是拿不出证据。   他说自己月收入30万,可连工资条、银行流水这些最基本的证明都没法提供,法院自然不能凭口头说法认定误工费,最后只能按照当地一般职工的收入标准,按住院6天计算,误工费只有896.22元。   至于2万6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法律上要求必须证明受伤造成了严重精神后果,比如抑郁、失眠影响正常生活,还得有医院诊断或鉴定报告,胡先生同样拿不出来,这笔索赔也没得到支持。   另外,他主张的后续疗养费,也因为没有相关证据被驳回。   再看责任划分,法院认定胡先生要承担40%的责任,石先生承担60%的主要责任。   胡先生的责任很明确,孩子不是他的,他没必要替孩子家长出头激化矛盾,更不该在石先生被劝住后继续挑衅,这种行为是导致动手的重要诱因。   而石先生虽然是被挑衅,但动手伤人的行为本身就违法,这也是他承担主要责任的原因。   这里就得说清楚,言语挑衅和动手打人是两码事。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殴打他人不管伤情轻重,都属于违法行为,轻则拘留罚款,重则加重处罚,这也是石先生被行政处罚的依据。   而一般的口角挑衅,只要没达到侮辱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程度,通常不会被处罚,胡先生的挑衅虽然过分,但没到违法的程度。   这个判决其实很公正,既讲法也顾情。   从法的角度,明确了动手打人必然要承担法律责任,从情的角度,也考虑到胡先生的挑衅行为有过错,让他承担相应责任。   这起事件也提醒大家,公共场合遇到矛盾,哪怕再生气,也不能动手,不然有理也会变无理。   要是遇到他人挑衅,与其争执不如保留证据,真解决不了可以找工作人员或者报警,冲动之下动手,最后只会像石先生这样,赔钱又受罚。

0 阅读:0
在下雒无畏

在下雒无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