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被我猜中了 美国突然宣布 2025年11月1日起,美国开始对进口公交巴士加收百分之十的税,不碰卡车,只盯巴士,比亚迪在加州兰卡斯特的工厂造的车,也被算作进口,得交这笔钱,车是本地造的,工人是本地招的,可政策一出来,照样得掏钱 这事儿太欺负人了!比亚迪那工厂可不是随便搭的棚子,2013年就扎根兰卡斯特,占地相当于6个足球场,是北美最大的电动大巴厂 。 厂里800多工人全是本地人,兰卡斯特市长早年就说,比亚迪是当地的“经济拯救者”,当年可是把大萧条级别的失业率给拉下来了。 年产能1500台大巴,全美30多个州都在用它家车,现在占美国纯电动大巴60%以上的份额,这哪是“进口”能定义的? 更讽刺的是美国的双重标准。他们给特斯拉补了340亿美元,比亚迪拿的中国补贴才37亿,连人家零头都不到,还好意思说不公平? 2018年特朗普政府加税那回,美国本土巴士价格直接涨了15%。历史就在眼前,现在又来,摆明了就是怕竞争不过。 这次政策特意给墨西哥卡车开了豁免,却把占美国进口巴士市场不足5%的中国车企排除在外,针对性简直写在脸上。 比亚迪在美国砸了2.3亿美元真金白银,建工厂、搞研发,连美国国会议员都去参加过工厂竣工仪式,这待遇现在全成了笑话 。 有个叫古勒莫的老员工,从建厂初期就跟着干,从普通工人做到管理50多人的经理,这饭碗可是中国企业给的。 美国口口声声说保护本土产业,可本土车企在电动大巴领域根本没动静。不靠竞争赢市场,反倒靠加税堵路,太没底气了! 中国新能源巴士早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光英国去年采购的电动巴士里,中国货就占32%,这实力不是关税能挡的。 那些说比亚迪靠补贴的人该醒醒了。美国车企拿了更多补贴,钱却进了高管腰包,不愿花钱搞研发,输了就耍横。 最后买单的还是美国老百姓。关税涨上去,公交公司成本高了,要么涨票价,要么缩减线路,哪样都得纳税人扛着。 比亚迪早就用行动证明了合作的诚意,本地生产、本地就业、本地服务,可换来的却是这样的“回报”,真让人寒心。 贸易不是过家家,靠“筑墙”隔绝竞争,只会让自己的产业失去进步的动力。全球化的时代,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中国企业的韧性从来不是关税能打垮的。你越打压,我们越要搞创新,这股劲头谁也挡不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如果美国与中国不能达成经贸协议,美国会发生什么?如果美国和中国谈判最终谈崩,美国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