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比奥谈中美互收靠港费,感慨这事没有赢家,抱怨美落后太多! 10月22日,卢比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0-23 18:08:46

卢比奥谈中美互收靠港费,感慨这事没有赢家,抱怨美落后太多! 10月22日,卢比奥称:这可能是一场“没有赢家的博弈”,但他话锋一转,又说美国这么做不是为了短期施压,而是要“纠正长期存在的不公平”。   这套话听着像是站在全局考虑,其实就是把美国主动挑事的锅甩给“公平”,还顺便给美国的落后找了块遮羞布。说白了,这场博弈根本不是什么“双向公平之争”,就是美国搞单边主义没占到便宜,既想接着打压又不愿承认自己没本事,纯属嘴硬。   他说的“没有赢家”,说白了就是美国没能如愿以强凌弱,心里不甘心的感慨而已。   这事从来不是中国主动挑起来的,是美国先挥舞制裁大棒,中国才被迫对等反制的。今年4月,美国就拿所谓的“301调查”当借口,对中国的海事、物流还有造船业出台了限制措施,到了10月14日更过分,直接落地了对中国船舶的高额港务费政策,起步价就敢收每净吨50美元,还定了每年自动涨价的规矩。   更欺负人的是,美国收费范围特别广,不管是中国企业控股的船,还是仅仅是在中国造的船,只要沾点“中国边”就得交钱,甚至暗地里还规定“每年最多收5次”,说白了就是用行政手段搅乱市场,专门打压中国相关产业。   美国这种做法明显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也违背了《中美海运协定》里平等互惠的原则,中国这才在10月10日宣布对美国船舶收特别港务费,10月14日跟美国的措施同步实施,这完全是有理有据的对等反制。   而且中国的政策比美国公道精准多了,没搞“看国籍下菜碟”那套一刀切,而是看实际控制权来定,明确说了美国企业直接或间接控股超过25%的、或者美国运营的、美国造的船舶才收费,既精准打在美国资本在全球航运市场的隐形布局上,又通过豁免中国造空船维修这些条款,给全球合规的船东留足了余地。   卢比奥压根不提美国先动手的事,反倒把自己包装成“公平卫士”,这套颠倒黑白的话,连美国自己国内的产业界都不信。   早在3月特朗普团队琢磨这个政策的时候,美国航运业就强烈反对,直说这会抬高海运成本、搅乱供应链,还会让国内通胀更严重。   再说说卢比奥嘴里的“长期不公平”,这根本就是贼喊捉贼。他说的“不公平”,其实就是美国没法再保持对中国的产业优势了,就想靠行政手段硬生生造堵墙。   现在全球航运和造船业的格局,早就不是美国说了算了。全球十大集装箱港里中国占了七个,上海港一年的吞吐量超过4700万标箱,比美国所有港口加起来还多三成。   天津、宁波这些港口都实现了L4级自动化作业,单机效率提高了20%以上,可美国港口自动化率还不到30%,洛杉矶、长滩这些核心港口常年因为效率太低堵得一塌糊涂。   造船领域的差距更明显,美国造船产能只占全球的0.7%,还得靠《琼斯法案》搞保护主义才撑得住本土船厂,而中国造船业早就占了全球一半的份额,不管是技术还是产能都是世界顶尖水平。   美国真正不爽的,是中国靠实打实的产业升级和效率提升赢来的竞争优势,是自己没法再像以前那样靠技术垄断和制定规则占便宜了。所以就拿“公平”当幌子,想用高额港务费把中国船舶逼走,给本土产业续命。   可现实狠狠打了美国一巴掌,10月17号就有一艘美国豪华邮轮,因为不想交163万人民币的特别港务费,直接放弃了上海港改道去釜山,搞得游客行程全乱了。   更多美国资本的船开始调整航线绕开中国港口,中国的船也相应减少去美国的航行,直接导致跨太平洋的运力紧张,运价涨得厉害,这些成本最后还是摊到了美国消费者身上,让本来就高的通胀更难控制。这哪是“纠正不公平”,分明是给全球供应链添乱,给自己挖坑。   卢比奥说“美国落后太多”,这话总算说对了一半,可他没说清楚落后的根本原因。这根本不是中国“不公平”造成的,是美国产业空心化、基建投入不够、政策只顾眼前的必然结果。   美国造船业早就被金融资本挤得没了竞争力,像费城造船厂这种“重点扶持对象”,还得靠军方订单才能活下去,中国一把它的关联企业列入反制清单,美国造船业就更难了。   港口设施更是几十年没好好升级,自动化率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到,可他们不想着怎么提高效率,反倒指望靠收费把竞争对手挡在门外,这种“不想着疏通只想着堵”的思路,只会让差距越来越大。   至于他说的“没有赢家”,说白了就是美国打不动了又不肯认输的借口。中国从一开始就不想搞对抗,9月29号修改《国际海运条例》明确反制的法律依据,就是想用制度化的方式应对这种不讲理的打压,商务部也多次说过“要谈,大门随时开着”。但中国的克制不是软弱,美国要是非要打,我们就奉陪到底。

0 阅读:130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