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 俄罗斯正式宣布了 2025年10月22日,俄罗斯成功举行战略核力量联合训练演习,俄总统普京以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身份,通过线上方式对演习进行统一指挥。(来源:CCTV国际时讯) 这场演习来得突然却又不让人意外。北方邻国的核武库始终像悬在世界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股肃杀之气,普京总统坐在指挥中心的身影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这样的阵仗让人想起去年同期的“雷霆”演习,但规模明显扩大了。 核威慑这门学问,俄罗斯向来玩得透彻。他们的战略火箭军拥有超过四百枚洲际导弹,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对手三思而后行。白杨-M和亚尔斯导弹组成的钢铁洪流,是北极熊最锋利的爪牙。每次试射都在提醒世界,这片冻土蕴藏着怎样可怕的力量。 看着演习画面,不禁想起我们老一辈常说的那句话“原子弹底下无弱者”。上世纪古巴导弹危机那惊心动魄的十三天,差点让整个人类文明回到石器时代。如今虽然不会重演当年场景,但核阴云始终未曾真正散去。 莫斯科郊外的作战指挥中心里,电子地图上光点闪烁。这些符号代表的是能够跨越北极、穿透反导系统的致命利器。俄罗斯海军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此刻或许正潜伏在冰层之下,随时准备从深海发出雷霆一击。 西方国家的反应总是千篇一律。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照例表达“严重关切”,美国五角大楼的声明依旧不痛不痒。这种程式化的外交辞令,反而暴露出他们内心的无力感。面对实实在在的核实力,任何言语都显得苍白。 记得去年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把“末日时钟”调到离午夜只剩90秒,创下七十年来的最危险纪录。这个象征性的时钟每次拨动,都在敲响全人类的警钟。我们真该问问,究竟是谁在把世界推向深渊? 俄罗斯这次亮肌肉,与其说是炫耀武力,不如说是在复杂国际局势中的自保之举。当北约东扩的脚步踏破红线,当制裁大棒接二连三落下,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会牢牢攥紧自己的护身符。 核武器这东西,摆在那里不用才是最大的用处。就像我们中国人常说的“止戈为武”,真正的高手从不轻易拔剑。但必须让所有人知道,你的剑足够锋利。俄罗斯深谙此道,这次演习既展示了实力,也给各方留足了台阶。 隔着国界线的普通百姓,看着新闻里那些导弹起竖的画面,心里总是沉甸甸的。和平的日子过久了,很多人忘了世界原本的模样。这样的演习就像一盆冷水,浇醒沉睡的人们。安全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实力来守护。 我们热爱和平,但绝不惧怕风雨。中国始终秉持着“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庄严承诺,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在核问题上,我们既要保持警惕,也要保持定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英国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现象,俄军导弹只打击乌克兰第聂伯罗河左岸电力系统。俄军却没有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