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马来西亚工贸部宣布 2025年10月22日,马来西亚贸工部突然

小刘不迷路 2025-10-23 08:46:12

快讯!快讯! 马来西亚工贸部宣布 2025年10月22日,马来西亚贸工部突然宣布:欢迎外国公司来合伙挖稀土,本国储量1610万吨,但自己缺技术,只能和外国公司一起开发! 这则消息像惊雷划破东南亚的夜空。1610万吨稀土什么概念?全球已知稀土总量不过1.2亿吨,马来西亚竟手握全球13%的宝藏。还记得2010年稀土价格暴涨时,东京电子公司高管望着库存发愁的模样吗?如今这场资源博弈进入新回合。 稀土的珍贵远超常人想象。每部智能手机需要4克稀土,每架F35战机消耗400公斤,每台风力发电机用量更是高达2吨。马来西亚的 Lynas工厂曾是世界最大稀土冶炼厂,如今本土开采计划让这场资源争夺战更加炙热。 技术困局折射出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困境。印尼的镍矿、刚果的钴矿、智利的锂矿,多少资源富国被困在产业链底端?马来西亚贸工部部长阿兹敏的发言透着无奈:“我们不能再做捧着金碗乞讨的人”。这话听着耳熟,十年前非洲矿工举着钴矿石控诉的场景历历在目。 中国在稀土领域走过的路值得深思。从1970年代出口初级矿砂,到如今掌握全球60%的精炼技术,包头稀土研究院的工程师们用二十年攻克了分离提纯难题。技术自主才是真正的底气,这个道理需要亲身体会才刻骨铭心。 环境保护的警钟必须长鸣。稀土开采每吨矿石产生2000吨废水,马来西亚婆罗洲雨林的红毛猩猩栖息地正面临威胁。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在彭亨州的工厂曾因辐射问题被勒令整改,这些教训不该被遗忘。 全球稀土格局正在重塑。美国重启芒廷帕斯矿场,日本在太平洋海底寻找替代源,欧盟将稀土列入关键原材料清单。马来西亚此时出手,既是对自身利益的清醒认知,也是对国际棋局的精准落子。 这场合作需要智慧与魄力。既要避免重蹈菲律宾镍矿被低价收购的覆辙,又要防止越南稀土因环保争议遭国际抵制的困境。制定严格的开采标准、确保技术转让条款、建立本土人才培养体系,这些都比单纯吸引投资更重要。 资源诅咒的阴云从未散去。尼日利亚的石油、玻利维亚的银矿、甚至沙特阿拉伯的原油,都在提醒我们:自然资源若是没有配套的技术与制度,反而会成为发展的枷锁。马来西亚这次能走出一条新路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20

猜你喜欢

小刘不迷路

小刘不迷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