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如绿皮火车上啃面包:1亿负债撕开创业者最后的体面 曾经与罗永浩舌战数码圈

兔兔追乌龟 2025-10-22 21:44:17

王自如绿皮火车上啃面包:1亿负债撕开创业者最后的体面 曾经与罗永浩舌战数码圈的顶流测评人,如今蜷缩在K字头列车硬座上啃面包。王自如用皱巴巴的车票和1亿负债,撕开了创业者最残酷的生存真相——当时代红利退潮,风光时的掌声与跌倒时的狼狈,不过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一、从数码教父到绿皮乘客:一场人设崩塌的蝴蝶效应 2021年,王自如带着"不看工资条"的豪言入主格力,被董明珠钦点为渠道改革先锋。彼时他开百万奔驰出入总部,与雷军称兄道弟,测评视频播放量破亿。谁能想到,三年后会因2878万股权冻结沦为"限高人士",连高铁二等座都成了奢望? 这场坠落始于ZEALER的股权纠纷。天眼查显示,因未履行对赌协议,王自如被上海曙晖创投申请执行,名下4家企业3家异常,深圳汽车美容店因未公示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更致命的是,他在格力的年薪不足以覆盖债务,只能靠变卖房产和AI创业艰难度日。 二、法律边缘的生存智慧:绿皮车成最后的体面防线 关于"限高能否坐绿皮车"的争议,暴露了创业者的窘迫与狡黠。法律明确禁止软卧和高铁一等座,但硬座、硬卧仍属允许范围。王自如选择硬座出行,既是合规之举,也暗含舆论策略——用"落魄创业者"形象换取公众同情,同时规避"老赖"污名。 这种游走在规则边缘的生存智慧,恰是无数中小创业者的缩影。他们既要遵守限高令,又要维持业务运转,不得不在绿皮车的泡面味中洽谈项目,在硬卧车厢修改PPT。正如网友调侃:"头等舱里谈的是估值,绿皮车上算的是债务。" 三、AI赛道的生死突围:用技术信仰对抗资本寒冬 面对1亿债务,王自如选择All in AI赛道。他在雷鸟创新主导AR测试,开发AI方案,甚至在绿皮火车上修改代码。这种选择背后,是创业者的双重考量: - 技术救赎:AI作为当下最火赛道,可能创造估值奇迹; - 舆论翻盘:通过"科技创业者"人设重塑形象,淡化债务争议。 但现实远比理想残酷。AI领域的竞争白热化,中小公司存活率不足10%。王自如的突围,既要面对技术瓶颈,还要承受债主催款压力。正如他在访谈中所说:"创业现在就是还债工具,我连睡觉都在想怎么赚钱。" 四、绿皮火车上的启示录:创业者的残酷成人礼 王自如的遭遇,折射出中国创业者的三大生存困境: 1. 资本寒冬下的债务绞杀:疫情后创业公司融资难,对赌协议成定时炸弹; 2. 个人资产与公司债务的混同风险:多数创业者用房产抵押融资,一损俱损; 3. 公众舆论的放大镜效应:曾经的顶流光环,如今变成道德审判的枷锁。 但这场危机也带来启示:真正的创业者不会被打倒,只会在废墟中重建。王自如在绿皮火车上修改的不仅是AI方案,更是对商业本质的重新认知——褪去浮华后,剩下的只有对产品的敬畏和对责任的坚守。 结语:当火车驶向终点,王自如的故事仍在继续。他的绿皮车厢,或许正是无数创业者的精神隐喻:在时代的洪流中,有人选择头等舱的光鲜,有人不得不挤硬座的狼狈,但只要不中途下车,终会抵达新的站台。 王自如人生过山车 创业负债启示录 科技圈顶流坠落史 限高令下的生存法则

0 阅读:0
兔兔追乌龟

兔兔追乌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