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记者访问中国高志凯:如果英国政府不批准中国在英国新建大使国,中国将如何解决!

柳淮蕊 2025-10-22 18:56:20

英国记者访问中国高志凯:如果英国政府不批准中国在英国新建大使国,中国将如何解决!高志凯明确表达:英国也不要想在中国北京建新使馆!同时让英国不要忘记了中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英国侵略中国的历史中国人民没有忘记!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根据法理来看,英国的这波操作实在不厚道,中国申请在伦敦新建使馆,本是符合《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常规操作,可英国内政部拖着不批,嘴上喊着“安全审查”,结果被《卫报》扒出,是想跟着美国搞“对华遏制小动作”。 高志凯一句“英国也别想在北京建新使馆”,直接戳中了他们的痛处,英国驻华使馆早就想扩建领事区,去年就提交了申请,一直等着中方批复。 外交场上讲究对等原则,这是国际惯例,当年美国限制中国驻美使馆人员,中方立马对等反制,英国不会不知道这个规矩。 可他们偏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以为靠拖延就能拿捏中国,却忘了中国手里的反制牌早备好了,别说使馆审批,就是英国石油在华的页岩气合作、捷豹路虎的新能源汽车准入,哪样都离不开中国市场。 10月18日《金融时报》的数据表明,中英贸易额前三季度达780亿英镑,中国是英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真要闹僵,受损的可不是中国一家。 再看高志凯提的“强大军事力量”,10月15日,“和平友谊-2025”联合演习在马来西亚拉开帷幕,中方派出052D驱逐舰、运-9运输机等精锐装备,参演兵力达2000人,演习科目包括联合反恐、海上搜救,这是中国海军远洋投送能力的一次展示。 我们还在10月20日,刚结束了中俄海军第5次联合巡航,双方舰艇编队在西太平洋开展联合反潜、实弹射击演练,俄罗斯《消息报》都评论,“这是对亚太地区不稳定因素的有力回应”。 反观英国海军,10月16日《简氏防务周刊》曝光,英国现役6艘45型驱逐舰只剩2艘能正常执勤,“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还在修船厂待着,去年派来亚太的“里士满”号护卫舰,一路得靠盟友补给才能撑下来。 当年鸦片战争时,英国靠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现在中国海军光055大驱就列装了8艘,东风-26导弹能覆盖第二岛链,英国那点家底,还真不够看的。 而最戳英国痛处的,还是高志凯提的“历史记忆”,从鸦片战争割占香港,到火烧圆明园,再到八国联军侵华,英国给中国留下的伤疤,中国人民从未忘记。 去年香港回归28周年,央视播的纪录片《中英谈判始末》里,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台阶上摔跤的镜头,至今还被热议,那不是意外,而是历史的必然,英国再想靠武力或霸权维持特权,根本行不通。 尽管现在英国还在搞小动作,9月下旬居然跟着美国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涉疆议案,被中国代表当场驳斥,连不少欧洲国家都没跟着附和。 这种既想赚中国钱,又想搞政治操弄的两面派做法,早就被看穿了。 10月19日外交部回应时说得好:“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任何试图以势压人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 这话就是说给英国听的,别以为抱着美国大腿就能狐假虎威,英国其实心里也清楚,真闹僵了得不偿失。 10月17日英国商业大臣访华,嘴上没提使馆的事,却一个劲推销英国的高端制造和金融服务,说白了就是想稳住中国市场。英国石油公司在华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刚签了20年长约,捷豹路虎今年在华销量涨了12%,这些都得靠中方的政策支持。 更别说伦敦金融城,还盼着人民币清算业务能再上一层楼,要是因为使馆的事得罪中国,这些好处全得泡汤。 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20日的评论说得直白:“英国在对华政策上,陷入了‘霸权幻想与现实利益的撕裂’,既想讨好美国,又舍不得中国市场。” 可中国不吃这一套,高志凯的回应就是划底线:想平等合作,大门敞开;想搞小动作,那就对等反制。 这么看来,英国就是还没从“日不落帝国”的迷梦里醒过来,当年靠侵略掠夺攒下的家底,现在早被自身的衰落和国际格局的变化磨没了,却还想着对中国指手画脚。 10月15日“和平友谊-2025”联演开幕时,马来西亚国防部长的话很有道理:“当今世界的安全,靠的是合作不是霸权。” 中国海军10月中旬刚从青岛起航赴亚丁湾,继续为中外商船护航,这才是大国担当;而英国派艘老护卫舰在亚太晃悠,搞所谓“自由航行”,不过是刷存在感的闹剧。 高志凯不是想激化矛盾,而是给英国敲响警钟:别拿历史当过眼云烟,别拿中国的善意当软弱。 使馆审批是小事,但背后折射的是对中国的态度,真要把中国惹急了,别说使馆建不成,英国在华的那些利益也得受影响。 英国要是聪明,就该赶紧批了中国使馆的申请,收起那些小动作。 不然等到中方真的对等反制,再后悔可就晚了,毕竟现在的中国,有底气也有实力,让任何霸权主义都讨不到好。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