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发现:中国,7年来首次出现大豆零进口。 据路透社10月20日报道,中国在2025年9月未从美国进口任何大豆,这是自2018年11月以来,近7年来首次出现零进口的情况。相比之下,南美的大豆出货量较去年同期激增。 要搁 2018 年那回零进口,多少还带着点贸易摩擦里的 “被动反击” 味儿。 当时中美刚开打贸易战,美国先对中国商品加关税,咱们反手就给美国大豆加了税,当月直接停购,那会儿心里多少还捏着点汗 —— 毕竟美国大豆曾经占了中国进口量的半壁江山,豆油、豆粕全靠它撑着。 可这回 2025 年的零进口,完全是另一码事,是实打实的 “市场用脚投票”,更是这些年供应链布局的必然结果。 你看南美那边的动静就知道了,巴西 9 月给中国运的大豆直接飙到 1096 万吨,同比涨了快三成,占了咱们当月大豆进口的八成五还多; 阿根廷更猛,出货量暴增 91.5%,117 万吨大豆连夜装船,这哪是 “补缺口”,分明是早就把 “替补席” 坐热了。 这些年中国跟南美可不是光做生意那么简单,巴西的港口修了新码头,阿根廷的仓储设施跟咱们合作升级,连结算都能用人民币直接付,不用再绕美元的弯子,人家种出来的大豆往中国运又快又省心,价格还比美国大豆实惠,换谁都知道该选哪边。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就不是 “靠天吃饭” 的进口模式了。 这些年一边扩宽南美供应渠道,一边把大豆储备库建得满满当当,国内的大豆育种也没闲着,虽说还得靠进口,但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就算某个月不买美国的,市场也掀不起浪。 反观美国大豆,这些年成本涨得厉害,加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时不时堵几天,运到中国的时间比巴西晚了近两周,性价比早不如前。 之前美国还想在大豆贸易里搞点 “附加条件”,一会儿提出口限制,一会儿扯标准壁垒,这下好了,市场直接用零进口给了回应 —— 想拿大豆当筹码?先看看自己还有没有竞争力。 说白了,这 7 年的变化,藏着中国粮食安全的 “底气密码”。从 2018 年的 “被迫停购” 到 2025 年的 “主动选择”,不是咱们跟美国过不去,是咱们把供应链的 “主动权” 攥在了自己手里。 大豆是刚需,但刚需从来不是 “单靠一家” 的理由,南美能给实惠、给稳定,自然能接住中国的订单;美国要是还抱着 “老大心态” 玩套路,被市场冷落也是迟早的事。 英媒盯着 “零进口” 喊新鲜,可他们没说透:这哪是 “突发状况”,分明是中国用 7 年时间铺就的 “安全网” 终于显了效。 粮食安全这事儿,从来不是看谁给的多,而是看自己的篮子里能装多少、装得稳不稳,现在这张成绩单,就是最好的证明。
英媒发现:中国,7年来首次出现大豆零进口。 据路透社10月20日报道,中国在2
探修説
2025-10-22 15:37: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