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直接跟荷兰摊牌了。 原话大概是这么个意思:“把你们那家中资芯片公司的中国CEO换掉,不然,我就把你整个公司拉黑。” 事情的起因,绕不开一家叫安世半导体的公司。这家公司本来是荷兰本土企业,做的是车规级功率半导体的生意。 简单说就是汽车芯片里的关键部件,不管是发动机控制还是车载电路,都离不开它。 2019 年的时候,中国的闻泰科技花了 338 亿人民币,把安世半导体整个买了下来。 这笔收购当时挺轰动,因为安世是行业里的老大哥。 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市场里,它能占 12% 的份额,欧洲的大众、宝马、奔驰这些车企,一半以上的车型都用它的芯片。 收购之后,安世的生意做得更顺了。2023 年一年,它的营收就达到了 126 亿,给闻泰科技贡献了 42 亿的利润,占了闻泰总利润的 35%。 可美国人看着这事儿,心里就不舒坦了。 去年 10 月,美国先动手了,把闻泰科技拉进了 “实体清单”,理由扯的是 “涉及敏感技术”。 这还不算完,今年 3 月又悄悄改了规则,说只要母公司被制裁,就算子公司在海外,也得跟着受限制。 明眼人都看出来,这规则就是冲着安世半导体来的,等于提前给闻泰挖好了坑。 荷兰政府的态度,说好听点是 “无奈”,说难听点就是 “怂了”。为啥?因为荷兰有个宝贝疙瘩叫 ASML,也就是全球唯一能造 EUV 光刻机的公司。 可 ASML 看着厉害,命门却攥在美国手里。它的 EUV 光刻机里,60% 以上的核心部件来自美国,比如最关键的光源系统,就是美国 Cymer 公司生产的。 美国只要一句话,断了这些部件的供应,ASML 的生产线就得停,荷兰整个半导体产业都得跟着遭殃。 但直接听美国的话,去干预一家合法收购的中资企业,荷兰脸上也挂不住。毕竟安世是闻泰真金白银买的,收购手续全合规,全世界都看着呢。 于是荷兰政府开始翻箱倒柜,从冷战时期的老档案里找出了一部 1950 年的《商品可用性法》。 这部法律本来是二战后怕物资短缺,用来临时管制战略物资的,跟企业人事、股权半毛钱关系没有。 可现在,这部七十多年前的老法律,却被荷兰当成了 “合法” 干预的挡箭牌。 今年 9 月,荷兰经济事务部直接发了公告,说安世半导体 “存在治理风险”。然后一纸命令下来,把安世给接管了。 原来的中国 CEO 被停职,公司股权交给了荷兰一家托管机构。 整套流程走下来,看起来像是荷兰在 “依法办事”,实际上就是把美国的霸道要求,包装成了自己的 “国内法执行”。 这波操作连欧洲媒体都看不下去,有报道直接说 “这是用冷战法律进行商业抢劫”。 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这么干了。 2022 年它就逼 ASML 停供中国 EUV 光刻机,结果中芯国际反而把 28 纳米工艺打磨得更好,去年车规芯片出货量涨了 40%,连特斯拉上海工厂都用了不少中芯的芯片。 这次对安世动手,估计也会倒逼中国企业加速自主研发。 说到底,美国的霸道操作,其实是自己没底气的表现。 全球产业链早就是你中有我的格局,安世半导体的芯片里,有荷兰的设计、中国的制造、德国的测试设备。 美国非要用政治手段打断这个链条,最后只会让更多国家警惕,反而想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