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式对涉及荷兰ASML光刻机的核心原材料、设备和关键企业启动最严格的出口限制。 任何谈判窗口全部关闭,豁免请求直接无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是拉架子,而是“动真格”了。 事情得从荷兰的操作说起,ASML是全球光刻机界的独一份,荷兰靠着这家企业在半导体领域硬气了不少,可自从美国搞技术封锁,荷兰就变了脸,先是跟着限制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对华出口,后来连相对常规的DUV机型也耍起了花样,2024年干脆宣布DUV也要受限,这种临时变卦的战略转向,彻底把之前的贸易信任给砸没了。 但荷兰显然忘了一个基本事实:它管得了ASML的出口闸门,可中国管着ASML的命脉,这命脉就是稀土以及稀土背后一整套别人拿不走的产业链。 别以为稀土只是挖出来的矿石,ASML的光刻机里全是它的影子,单台DUV光刻机里,和稀土有关的零件就超过50个,这些零件要么是中国代工,要么干脆是咱们自研制造,而EUV光刻机更夸张,单台的稀土用量就超过50公斤,激光系统需要“氧化镥”抛光液,磁控系统核心则是“钕铁硼”永磁体,这些材料的源头压根绕不开中国。 所以这次的出口限制,不是简单的“断供”,而是从根上卡住了脖子,2025年10月9日商务部出台的新规里写得明明白白,任何使用了中国稀土技术在国外生产的产品,只要含有超过0.1%的中国稀土成分,想再出口必须先拿中国的批准,这相当于给全球高科技供应链装了个中国产的“总开关”。 ASML的CFO在财报电话会上还嘴硬说“库存充足”,但内部消息早传出来了,公司手里的稀土库存最多只能维持8周生产,就算想找替代来源也没辙,他们规划的马来西亚稀土加工工厂要2027年才投产,这两年多的空档期里,压根没人能补上中国的产能缺口。 以前中国材料商还会帮客户准备资料过审,现在直接终止合同、不续长约,ASML在北京、深圳的服务中心,全被划入“技术边界模糊”监管区,得提交详细的服务记录和客户用途清单,稍有含糊就暂停业务,这哪是限制出口,简直是把供应链的每根毛细血管都查了一遍。 更能说明“动真格”的是,谈判窗口是真的关死了,豁免请求也确实没人理,荷兰政府后来也慌了,派经济部长来华想争取缓冲,估摸着能像以前那样把政治和经济分开谈,结果连正式的谈判桌都没摸到,得到的回应就一句话:没有谈判余地。 这可不是意气用事,之前安世半导体的事儿早就把底线划得清清楚楚,9月30日,荷兰政府突然以“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了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还让外籍人士夺走了决定性投票权,本质上就是配合美国抢夺企业控制权,而这一切的导火索,就是美国提前给荷兰透了底,要求替换中国籍管理层换豁免。 面对这种无理要求,不仅闻泰科技硬气拒绝,中国商务部直接反手限制安世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国生产的部件,没过多久,德国大众狼堡工厂就因缺芯片减产30%,宝马慕尼黑工厂的交付周期从4周拉长到12周,欧洲汽车业的哀嚎声直接传到了阿姆斯特丹,可就算这样,中方也没松口谈豁免,这态度已经再明确不过。 ASML现在的处境比美光还尴尬,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市场贡献了它42%的营收,是妥妥的全球第一大市场,可偏偏最依赖的原材料被掐住了。 它的上游供应商也跟着慌了,德国蔡司作为核心镜片供应商,美国众议院都发报告指责它“危害国家安全”,可蔡司CEO在财报会上还是得硬着头皮说要继续供货,理由很实在:公司近四成订单都和中国市场相关,断供不仅股东不答应,自己的生产线都得停摆。 荷兰本土的材料商更着急,四处找东南亚、日本的替代来源,可一位高管私下坦言,他们从来没计划脱离中国稀土,现在不过是被迫折腾。 这些企业心里都清楚,中国的限制不是短期行为,2024年修订的稀土管理办法已经把核心金属、磁材都放进“白名单”,2025年又搞了稀土磁体出口分级管理,标着“光刻机用途”的申请全进“特审组”,等于把过去靠信任维持的贸易,彻底收归国家管控,想蒙混过关根本不可能。 说到底,这次的出口限制压根不是报复,而是对“技术脱钩”的精准反制,美国和荷兰以为攥着光刻机就能卡住中国半导体的脖子,却没算到高端制造从来都是“环环相扣”,你卡我的整机,我就卡你的原材料;你搞技术封锁,我就用全产业链优势破局。 ASML的光刻机再精密,没有中国的稀土材料和提纯技术,也只是一堆废铁;荷兰政府再跟着美国站队,也架不住本国企业被掐住命脉的现实。 那些觉得中国是“拉架子”的人,怕是没看懂这背后的逻辑:当全世界90%的高标准稀土精炼产能都在中国,当核心技术和材料配比都攥在手里,这种限制根本不需要喊口号,只要把审批流程收紧一点,把终端用途审严一点,效果自然就出来了。 荷兰现在大概也明白了,想在中美之间玩“两头讨好”的把戏,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而这次的出口限制,就是最实在的一课。
不出所料!荷兰这下急了!荷兰这几日对阿斯麦出口的半导体设备新设门槛,放过了
【11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