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自己讲述的“长寿秘诀”里,最大的一个因素是基因。   他的原话是:“我们杨

盘盘鸭 2025-10-22 12:00:28

杨振宁自己讲述的“长寿秘诀”里,最大的一个因素是基因。   他的原话是:“我们杨家传统,都有糖尿病的问题,我的祖父就是糖尿病过去的,我的父亲跟我的叔叔,他们晚年都受到这个糖尿病的痛苦。但是幸运的是,我的母亲带来了好的基因,所以我的兄弟姐妹几个人,都没有糖尿病。所以,我想,这个基因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这番话,揭开了这位诺奖物理学家长寿的核心密码 —— 不是保健品,不是特殊养生法,而是一场跨越两代人的基因 “博弈”,而他,恰好是这场博弈的幸运者。   1927 年安徽合肥的杨家老宅里,5 岁的杨振宁趴在母亲罗孟华膝头,看她翻看医书。   “妈妈,为什么爷爷总喝苦药?” 他指着桌上的药碗,眼里满是好奇。   罗孟华摸了摸儿子的头,轻声说:“爷爷身体里有‘小毛病’,要靠药调理。 你以后要多吃饭、多跑跳,身体才会结实。”   那时的杨振宁还不懂 “糖尿病” 是什么,只知道祖父总在饭后犯困,父亲杨武之每次吃饭前都要 “算着量吃”。   而罗孟华自己,却有着极规律的生活:清晨会绕着院子散步,三餐清淡不挑食,傍晚还会教孩子们读古诗 —— 这些看似普通的习惯,不仅让她活到 91 岁,更将健康的代谢基因,悄悄传给了子女。   1945 年西南联大的宿舍里,23 岁的杨振宁对着镜子量血压。   “又正常,看来妈妈的‘福气’我没白接。” 他笑着记下数据,随手翻开《量子力学》课本。   那时他刚读完研究生,正准备赴美留学,父亲杨武之已显现糖尿病症状,在清华园教书时需严格控制饮食,连最爱吃的合肥米饺都要限量。   杨振宁受此影响,从年轻时就养成了健康习惯:不熬夜,少吃甜食,课后会和同学打羽毛球。   有次同学拉他去吃糖水,他笑着拒绝:“我家有‘甜蜜警报’,还是喝白开水安全。”   这份对健康的警惕,让他在后来高强度的科研中,始终保持着清晰的思路。   1957 年瑞典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后台,35 岁的杨振宁整理着领结,嘴角带着笑意。   前一晚,他给母亲罗孟华打了越洋电话:“妈,我拿奖了,您放心,我身体很好,血糖一直正常。”   电话那头,罗孟华的声音带着哽咽:“好,好,你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   那时的杨振宁已在粒子物理领域崭露头角,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震惊世界。   而他的叔叔杨力磋,却因糖尿病导致伤口难愈,退休后只能在家静养,连出门散步都成了奢望。   对比之下,杨振宁更明白母亲基因的珍贵 —— 它不仅让他避开病痛,更让他能全身心投入科研,不用像父辈那样被健康拖累。   1980 年美国石溪分校的实验室里,58 岁的杨振宁正在修改论文,桌上放着一杯温水和一份蔬菜沙拉。   “杨教授,您又不吃甜点啊?” 学生笑着递过一块蛋糕。 杨振宁摆手:“我家的‘遗传警报’还没解除,还是清淡点好。”   那时他已专注规范场论研究多年,每天工作 8 小时,却始终精力充沛。   定期体检时,医生总会感叹:“您的代谢指标,比很多年轻人都好。”   杨振宁总会笑着回应:“这得谢谢我母亲,她给了我最好的‘身体基础’。”   而他的兄弟姐妹,也都在各自领域保持着活力:大哥杨振刚 80 多岁还在写历史专著,二哥杨振平搞工程到 70 岁才退休 —— 健康的基因,成了杨家子女 “长寿工作” 的底气。   2003 年清华园的小径上,81 岁的杨振宁牵着翁帆的手散步。   “你看,这棵树还是我当年留学前种的,现在都这么粗了。” 他指着一棵老槐树,眼里满是感慨。   回国定居后,他保持着规律的生活:清晨散步,上午看物理期刊,下午偶尔给学生讲课,晚上和翁帆一起看电影。   饮食上依旧清淡,拒绝所有保健品,只靠晒太阳补充维生素 D。   2015 年他做心脏搭桥手术,术后几个月就重返讲台,学生们都惊叹:“杨先生的恢复力,太不可思议了。” 杨振宁却笑着说:“还是要谢谢母亲的基因,给了我好底子。”   2025 年 10 月北京医院的病房里,103 岁的杨振宁握着翁帆的手,气息虽弱,眼神却依旧温和。   “我这一生,很幸运,有好基因,有好事业,还有你。” 他轻声说。   10 月 18 日,这位跨越一个世纪的物理学家溘然长逝,留下了无数科研成果和一段关于基因与长寿的故事。   如今,杨振宁的手稿和藏书被珍藏在清华高等研究院,他关于基因与长寿的访谈视频,仍被许多人翻看。   有人说,他的长寿是 “天选”,可更多人明白:基因是基础,而他对健康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才让这份 “幸运” 延续得更久。   这场由基因开启的长寿故事,最终成了他人生的又一段传奇 —— 不仅照亮了物理学界,更给普通人带来关于健康与生活的启示。     信源:杨振宁曾分享长寿秘诀,称翁帆是上帝送给他的最后一个礼物 2025-10-18 15:10·潇湘晨报·晨视频

0 阅读:0
盘盘鸭

盘盘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