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法国希望欧盟考虑所有对华报复选项,德国同样支持对华贸易强硬,并愿意讨论使用“反胁迫”机制,作为对中方最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的回应。 又是一次典型的只想到我能制裁你,却从没想到自己也可以被施以同样的制裁手段。所以说,对思维能力伤害最大的,就是傲慢啊! 法国在欧洲大国中是最为反华了,确实需要给马克龙深刻教训一下,法国的红酒和奢侈品需要进一步提高关税,还有空客的订单需要重新考虑了。 默克尔下台后,德国衰败的速度太快了。德国今天的果确实是默克尔种下的因。 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对欧洲一直期待欧洲自主,这么长时间走过来应该可以看得很清楚了。欧洲离开美国就啥也不是了。他离不开美国,这并不仅仅是现实利益,其中可能还包含一定程度的爱情。离开美国,欧洲在感情上会很痛苦。 但是,欧美也确实不是一体的。他们不是为美国两肋插刀的狠角色。他们更喜欢跟在美国身后捡便宜。 这样的欧洲对中国来说其实并不具备战略意义,只有一点战术意义。这是不一样的。以前我们设想欧洲强大会更加自主,现在看来不会,欧洲强大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反哺美国,比如欧洲在关键科技领域取得成绩,这种成绩基本上都会加强美国的军事实力。这与加州,德州与中国的关系区别并不大。 当然,在策略实施过程中,也不能一股脑把美欧一起打趴下,要分出层次,排出次序来。从这次荷兰的行为模式来看,中美在斗争的关键时刻,欧洲是可以铤而走险的。说明欧洲在对待中美斗争的问题上没有规则意识。 所以我觉得对待欧洲不应该指望团结,也许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教育欧洲,教育欧洲首先是立规矩,规矩立不起来,谈得再好也没有意义。 欧洲躺在舒适圈早就该改变了,他们习惯了美国吃肉他们跟着喝汤的格局,一起赚南方国家的钱,满嘴流油。默克尔那时就埋下了隐患,任换谁上台也没法轻松扭转乾坤。 中国的崛起和美国的被掏空不是天降陨石突然发生的事。一个事情一旦发展成了一种势,想要扭转就非常困难。 德法的根本问题不是俄罗斯能源和中国市场的问题,是他们的大企业创新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中国的市场依旧在,俄罗斯也不介意卖能源。 舒适圈,优越感,傲慢和快速崛起的对手,让他们找不到方向。
欧盟真急了!根据联合早报10月22日报道,最近欧盟竟然恳求中国召开紧急会议,商讨
【17评论】【7点赞】
陈述观点
不要说这些东西,要说就说西方人能听的懂的话,还有要对别国实施制裁就要想好被反制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