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后,我靠“反内耗作息”把日子过顺了:不卷不熬,却比从前更踏实 凌晨1点,手机屏幕还亮着,刷到同龄人升职的朋友圈,再看看自己没写完的方案,突然就没了睡意——这是不是你常有的状态? 以前总觉得“拼”才是对的,熬最晚的夜、赶最早的地铁、把“再坚持一下”挂在嘴边,可结果呢?身体亮了红灯,情绪像根绷紧的弦,连好好吃顿饭都成了奢侈。直到去年,我试着调整作息,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却慢慢把拧巴的日子过顺了。 我的“反内耗作息”很简单,核心就一个:把“应该做”变成“我想做”,把“跟人比”换成“跟自己比”。 早上不再定5个闹钟,而是根据睡眠周期设一个固定起床时间。起床后不着急看手机,先给自己煮杯热粥,配个水煮蛋,慢慢吃。这20分钟里,脑子里不想工作,只感受粥的温度、鸡蛋的香,一天的心情从这口热乎饭开始就稳了。 上午工作时,我会把任务拆成“小目标”。比如写报告,先列提纲,再填内容,每完成一部分就歇5分钟,喝口水、站窗边看看树。以前总想着“一口气做完”,结果越急越错,现在慢慢来,效率反而高了。 下午容易犯困,我不会硬撑着工作,而是眯15分钟,或者去楼下走一圈。晒晒太阳、吹吹风,看着路边的小狗跑过,瞬间就精神了。以前觉得“休息就是浪费时间”,后来才发现,脑子清醒了,剩下的工作才能做得又快又好。 晚上7点后,我就不再碰工作了。陪家人聊聊天、看看剧,或者自己读会儿书、写写字。11点前一定放下手机,泡个脚,准备睡觉。刚开始不习惯,总觉得“还有好多事没做”,但坚持一段时间后,睡眠变好了,早上起床也不费劲了,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了。 其实,生活不需要那么“急”。我们不用跟别人比谁起得更早、谁做得更多,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把日子过踏实,就已经很好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明明没做什么大事,却总觉得很累?或许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把自己逼得太紧了。不如从今天开始,试着调整一下作息,哪怕只是每天多睡10分钟、多吃一顿热饭,慢慢你会发现,不卷不熬的日子,真的很舒服。 愿我们都能在自己的节奏里,把日子过成想要的样子。心灵内耗
30岁后,我靠“反内耗作息”把日子过顺了:不卷不熬,却比从前更踏实 凌晨1点
爱笑克里斯蒂
2025-10-22 09:44: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