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的倪萍,至今没和母亲和解。 你敢信吗?一个在荧幕上言辞犀利、看透人心的公

中年人笔记 2025-10-22 09:01:24

66岁的倪萍,至今没和母亲和解。 你敢信吗?一个在荧幕上言辞犀利、看透人心的公众人物,心里藏着一道跨越半个世纪的伤。 这道伤,来自她最亲的人。 最近她在《舍得智慧人物》的访谈里又一次提起母亲。说到细节,比如母亲只给她有虫洞的苹果,而哥哥能吃好的;比如用大块肥皂洗手绢会被训斥。这些小事,像一根根刺,扎在童年里,拔不出来。 成年后的成功,并没治愈她。反而让她更看清了那种“区别对待”的悲哀。 她拼命离开家,早早去读艺校。哪怕老师劝她等更好的机会,她也一分钟都不想多待。你以为她心硬?离家前一天,她偷偷去找母亲,发现母亲独自坐在桥墩上,双脚泡在水里。那一刻,她心里五味杂陈。 可母亲回家后,脸上没有泪痕。 这种复杂,成了她心里的结。她说母亲后来的关心,像在“演戏”。摸她的脸,说她瘦了,让她多吃饺子。66岁的倪萍觉得,这些关心来得太迟了,迟了五十年。她不需要了。她甚至也学会了配合,母亲伸手时,她会凑过去。但心里明白,这都是假的。 原生家庭的痛,真的能跟人一辈子。 倪萍自己的育儿方式就完全反着来。她对孩子是“放养”,给足安全感。这何尝不是在补偿那个小时候没被好好爱过的自己? 看着真叫人唏嘘。 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无心的话,孩子可能记一辈子。 尤其是那种不被偏爱的感觉。 长大了,成功了,也未必能放下。 这事搁谁身上都难受。 想想也是。多少人的性格缺陷,都能从童年找到影子。倪萍在事业上那么要强,甚至觉得危机四伏,不就是因为从小就没安全感吗?连婚姻都受影响,找了个不负责的男人。还好她没放弃自己的孩子,拼了命给孩子治病。 她母亲可能也没想到,自己的区别对待,会影响女儿这么大一辈子。 现在很多父母还觉得,给孩子吃好穿好就行了。 心理上的伤害,看不见,但最持久。 真得留点神。 可不是嘛。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父母无条件爱着。 得不到的,可能用一生去寻找。

0 阅读:0
中年人笔记

中年人笔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