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浙江武义徐萍萍老师自杀的消息,我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半天喘不过气——才25岁啊,大学毕业刚3年,本该是人生刚要开花的年纪,怎么就这么没了? 谁能想到,她带着对教师职业的满腔热情来,却被现实磋磨得只剩绝望。乡镇初中老师的难,真不是随口说说。生源差得让人头疼,学生多是留守儿童,没了家庭教育兜底,有的散漫到管不住;学校条件也糟,停水停电是常事,连洗漱、上厕所都费劲;更要命的是工作量,刚入职就当班主任,备课、管班、应付评比忙得脚不沾地,老教师把杂活全甩过来,她成了妥妥的“冤大头”。 可身体累还能扛,精神上的重压才是真的杀人。班级排名靠后要挨批,学生调皮得让人崩溃,家长无理取闹得忍着,甚至可能要赔钱、挨揍。徐萍萍都查出焦虑症、抑郁症了,拿着医生建议休息的病历请假,校领导却只想着不影响学生,一口拒绝。她想辞职都辞不了,学校不批准,最后这根稻草,彻底压垮了她。 有人说她怎么不早点逃,可她不是没试过啊!从满怀憧憬到走上绝路,20多年的努力全白费了。这哪是一个人的悲剧?是对年轻教师困境的漠视,是把“责任”变成了压人的枷锁。 要是当初领导能重视她的病情,要是学校能给年轻老师多些体谅,要是辞职不用这么难,她是不是还能好好活着?大家觉得,该怎么帮像徐萍萍这样的年轻老师,让他们不用在热爱和生存间挣扎?来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