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白宫又炸锅了——已经停摆20天的美国联邦政府,眼瞅着要破“史上最长35天”的纪录!原本说停个三五天凑凑预算,现在倒好,民主共和两党跟掐上了,非得拖到11月不可。市场都估摸着至少得41天才能重启,可苦了老百姓:国家公园管理员白打工没工资,办签证的留学生排不上号,领社会福利的大爷大妈得反复跑窗口——政府停摆,最疼的是普通人。 您发现没?这种“政府关门”的戏码在美国不算新鲜,但这次格外扎心。上回破纪录是2018年底,特朗普为修墙跟国会死磕,结果公园垃圾堆成山,博物馆闭馆,连南极科考站都差点断粮。这回呢?表面看是预算之争,民主党想多拨点钱搞医保、应对通胀,共和党偏要砍开支立规矩——可您细品,这哪是单纯争钱?分明是给明年大选攒筹码。 2024年布鲁金斯学会的报告提过个现象:美国政治极化(指政党间意识形态分歧加剧、合作意愿降低的政治生态)下,政府停摆成了“常规武器”。就像咱小区业委会吵架,本来该修水管,结果为了选谁当会长闹得整个小区停水——两党要的不只是政策胜利,更是要让对方在选民面前难堪。 公园管理员玛利亚的故事特典型。她在黄石公园干了15年,停摆后每天照常扫落叶、查步道安全,可工资卡纹丝不动。“游客骂公园脏乱差,可他们不知道,我们连买清洁剂的钱都没批。”她跟当地媒体说的这话,比任何数据都戳心。还有在洛杉矶办投资移民的李女士,材料递了仨月,现在移民局系统关停,中介说“至少再等俩月”——这耽误的可不只是时间,可能是孩子的入学截止日、企业的融资节点。 您说这事儿荒诞不?两党大佬在电视上唇枪舌剑,镜头外的老百姓却在为几栋楼的“权力游戏”买单。更扎心的是,历史上每次停摆结束后,受损的公共服务也未必能立刻恢复:2013年那次停摆,IRS(美国国税局)花了半年才处理完积压的退税单,多少小企业差点资金链断裂。 现在最魔幻的是,民调显示超60%美国人反对停摆,可两党议长还在社交媒体上互相甩锅。就像老广常说的“船头尺——度水(量水深)”,可这船都快搁浅了,还在那儿比谁的尺子准。 政府停摆从来不是“技术问题”,本质是政治信任的透支。当两党把国家机器当博弈工具,最终磨损的是老百姓对制度的信心。毕竟,没人愿意自己的生活,成为政客KPI里的牺牲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华盛顿高层圈子里到处都在传一件事:白宫闭门会议上,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被狠狠
【9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