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当选后首次主持氛围变了,赵少康:政治梦碎保住媒体 郑丽文一上台,蓝营的天就变了。国民党党团书记长换人这事,表面看像是党内正常换届,实则暗流涌动,不只是岛内的蓝绿白三方在盯着看,连对岸和国际媒体也都打起十二分精神。 这场选举,不止关乎谁坐头把交椅,更像是一次国民党路线的大洗牌,把改革派和传统派的矛盾瞬间拉到台面。郑丽文的胜利,和赵少康的“梦碎”,让蓝营的未来方向风云再起。 郑丽文能赢,很多人压根没想到。之前她在党内其实挺被边缘的,但这次她一举拿下书记长,说白了是蓝营基层在用脚投票,用实际行动告诉高层,老招不灵了,大家想要点新气象。 岛内主流媒体选后分析都提到,郑丽文在年轻党员和改革派里支持率很高,这不是偶然,是积攒了很久的情绪找到了突破口。 新官上任三把火,郑丽文也没藏着掖着,直接把“推动更多两岸交流”这张牌甩出来。她那句“怕就不要出来混”,成了党内外热议的话题。 有人说她太刚,但更多人觉得这才是蓝营该有的样子。其实这一波大陆官方媒体也给了审慎乐观的评价,认为这是岛内顺应两岸和平交流愿望的信号。 郑丽文上位,赵少康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他这次选战里全程主打“抹红”老套路,想帮郝龙斌拉票,结果不但没帮上忙,反而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 社交媒体上一堆人跑到他账号底下吐槽,铁粉都开始动摇。这一波操作,让赵少康的“政治神算”变成了“大翻车”。 最有意思的,还得看郑丽文当选后,赵少康主持的那一期节目。现场气氛明显变了,他特意请了一些过往唱反调的嘉宾,想营造一种“风平浪静”的感觉。 说白了,这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想用轻松氛围证明“我没事,我还在”。但观众其实都能看出来,这更像是无奈中的小心机。 岛内权威媒体评论说,赵少康的窘境正好折射出国民党一部分老派思维跟不上潮流,影响力正从政坛往媒体萎缩。 赵少康这些年靠媒体话语权在岛内混得风生水起,但遇到党内大变局,他的那一套明显吃不准民意了。 其实赵少康的困境不只是个人失利,更是整个“旧蓝营”路线受挫。 现在的国民党,年轻力量和改革派声音越来越大,而赵少康拿手的“话语权+影响力”组合拳,已经很难再主导党内生态。他想靠老经验影响新格局,可惜现实给他泼了盆冷水。 郑丽文当选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蓝营对两岸议题的主导权发生转移。她的主张越来越得到党内认同,连电视辩论节目都变成了“务实派”大本营。 赵少康在节目里试图用“主流民意”说事,结果被陈凤馨用数据当场反驳,七成岛内受访者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一份子,这一点很有说服力。郑丽文的路线被理性力量肯定,蓝营的新方向越来越清楚。 绿营这边,当然不买账,继续老调重弹,说加强两岸交流有风险。但这种论调,在喜欢和平、不想折腾的民意面前,显得没啥说服力。 反倒是民众党等白营人物,像林国成等人,公开表示支持加强交流,认为这有利于降低误判、减少摩擦。岛内的“主流民意”其实已经在变了,不再是非黑即白,更偏向于务实和交流。 国际机构和外媒也有类似观点。像皮尤研究中心和一些国际财经媒体都认为,台湾社会身份认同和两岸政策的变化,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 社会上确实有担心,但更多人希望稳定和发展。郑丽文的胜利,代表蓝营“务实交流派”正站上舞台中央。国民党更想用实际行动抢回主动权。 郑丽文的胜利,其实不仅是党内权力交接,更是在为两岸关系定调。蓝营如果能把这股新气象转化为选民共识,那对两岸和平绝对是件好事。赵少康们的落寞,成了新旧交替的标志。 郑丽文的自信和赵少康的无奈,正好写出了蓝营此刻的尴尬和转型。国民党要想真正翻身,抓住民意才是王道。 赵少康保住媒体舞台,也许是他最后的安身立命;而郑丽文带来的新局面,能不能成为蓝营新的生命力,还得看接下来怎么应付绿营的压力和大陆的互动。 参考资料:遭绿营政客“抹红”,郑丽文炮轰:整天不做正事,只会无脑“反中” 2025-10-21 07:17·海峡导报
“我就是要去大陆,我就是中国人!”郑丽文4记重拳“掀桌”,直接“审判”赵少康:你
【8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