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49年,陈毅到上海一家面馆吃饭,正吃着,一老农走了进来,点了一碗阳春面。陈毅见状,当即勃然大怒,对服务员喊道:“把你们老板叫来!” 1949年的上海,新政权刚刚建立,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为了了解真实的民间情况,经常低调外出走访,这次在一家普通的面馆里,他亲身遇到了旧社会残留的阶级差别对待现象。 当时,陈毅和随行人员坐下后,服务员朝后厨高声喊:“一十,两碗阳春面。”这声奇怪的吆喝引起了陈毅的注意。 过了一会,一位穿着朴素、举止拘谨的老农走进店里,服务员换了种声调喊:“十一,一碗阳春面。” 这并不是偶然的口误,而是面馆前堂和后厨之间约定好的暗语,后来大家才知道,“一十”组合起来是“干”字的字形,专门用来指代干部这类人; 而“十一”上下叠起来是“土”字的字形,用来指代乡下的农民,简单的两个数字组合,就给不同身份的顾客贴上了标签。 这套暗语直接对应着一套不公平的服务体系,陈毅一行人受到了服务员的热情接待,服务十分周到;而那位老农却被引导到角落的位置,还被要求先付钱,点完餐后也过了很久都没等到面条上桌。 这种差别对待,在面条本身的品质上体现得更明显,陈毅碗里的阳春面分量很足,还搭配着菜码,色香味都很好;而老农面前的碗里只有清汤,面条少得能看见碗底。 陈毅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叫来服务员,询问那两个数字暗语的含义,服务员一开始还颇为得意地解释其中的“门道”,面对陈毅的进一步追问,甚至不耐烦地反问:“你们吃得好就行了,管那么多干什么?”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陈毅,他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喝道:“去把你们老板叫过来!”他愤怒的不仅是店家根据顾客身份区别对待的行为,更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旧社会不良习气。 随行人员表明陈毅的市长身份后,服务员立刻慌了神,之前的傲慢态度瞬间消失,在赶来的老板面前,陈毅严肃地强调:“在新社会,每个中国人都是平等的!”店家连忙道歉,并给老农免费换了一碗丰盛的阳春面。 这次面馆的经历让陈毅深刻认识到彻底根除旧社会落后观念的难度,之后,他下令在上海全市服务行业开展全面改革,严格要求从业者必须尊重每一位顾客。 信源:北京日报 70年前的这一天,中南海内将星云集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病逝世,他的妻子曹秀清电告蒋经国,希望蒋经国能够允许
【3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