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沉潜艇,损失惨重!美军下手了! 当地时间 10 月 19 日,特朗普通过社交平台发布重磅消息。 美军在加勒比海击沉了一艘运毒潜艇,特朗普声称,10 月 16 日美军击沉了一艘运毒潜艇,还晒出 30 秒现场视频,画面里潜艇爆炸冒烟沉海的样子清清楚楚。 自9月起,美军集结包括核潜艇、驱逐舰在内的4000人舰队,在委内瑞拉周边海域开展代号"美洲盾"的行动。 此次击沉的潜艇据称载有大量毒品,但委内瑞拉外长希尔指出,美方从未公开毒品实物证据,所谓"运毒船"身份认定完全依赖总统社交媒体声明。 更令人警惕的是,美军此次行动使用的武器系统与目标规模严重失衡,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宙斯盾"驱逐舰打击价值仅百万美元的半潜艇,恰如退役海军上将斯塔夫里迪斯所言:"高射炮打蚊子"。 这场"禁毒战争"的合法性已引发国际质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公开呼吁停止军事升级,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渔民组织直指美军违反本国海事法"先拦截后打击"原则。 委内瑞拉总检察长萨阿卜更指控美军构成"反人类罪",因多次空袭导致平民伤亡,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缉毒署报告显示,委内瑞拉并非美国毒品主要来源国,85%的芬太尼经陆路入境。 这种"张冠李戴"的禁毒逻辑,恰如历史学家埃里克·方纳所言:"当权力成为借口,正义就会沦为工具"。 从地缘视角审视,此次行动实为"新门罗主义"的军事实践,特朗普政府将贩毒集团定义为"恐怖组织",试图复制2017年对委内瑞拉石油公司的制裁模式。 但此次军事行动已引发拉美集体反弹:巴西劳工党谴责违反国际法,古巴、墨西哥重申反对干涉立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者吕洋指出,美国试图通过军事威慑和经济制裁迫使马杜罗政权就范,但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在拉美左翼浪潮中日益失效。 美军击沉运毒潜艇事件,本质上是霸权逻辑与主权国家的冲突缩影,从历史维度看,1971年尼克松"禁毒战争"实为镇压反战运动,今日加勒比海的导弹亦难掩政权更迭企图。 特朗普政府以"禁毒"为旗号,行地缘扩张之实,却忽视三个根本矛盾: 其一,军事打击无法根除毒品产业链的土壤,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显示,贫困与腐败才是毒贩滋生的温床。 其二,单边军事行动破坏国际法体系,当美军在公海"处决"嫌疑人时,已实质践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其三,拉美国家已形成反干涉共识,从墨西哥城到加拉加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呼声再起。 真正有效的禁毒路径在于区域合作与源头治理,欧盟"地平线2025"计划在安第斯山区推广古柯替代种植,中国与巴西合作建设边境缉毒实验室,这些实践证明:只有摒弃"以武禁毒"的冷战思维,构建包括发展援助、司法互助、情报共享的多维合作网络,才能斩断毒品链条。 当美军导弹划破加勒比海夜空时,世界更应听见玻利瓦尔的箴言:"我们难以摆脱压迫,只因总有人以自由之名铸造新锁链,"这恰是对今日事件最深刻的警示,以禁毒为名的军事冒险,终将反噬其身。
出大事了,美国大使馆被袭击?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军开火击沉潜艇国际局势又起波澜
【2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