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引发争议的论文《中国富含动物蛋白的饮食正日益依赖巴西的土地和水资源》,要正确

烨华聊商业 2025-10-20 16:00:26

最近引发争议的论文《中国富含动物蛋白的饮食正日益依赖巴西的土地和水资源》,要正确认识,这本身只是一个评论类文章

《自然·食品》10月15日发的短评,并非长篇研究论文,是政策观点类评论。里面提供了一些数据,并没有很复杂的数据处理分析。我当个普通的经济文章看,介绍点常识还行。这种文章一大堆,只不过拉了《自然》集团背书。

这里有个常识,巴西除了著名的亚马逊生态系统最大,还有个第二大的“塞拉多”(Cerrado)生态系统,200万平方公里。热带稀树草原与森林复合体,位于巴西中部高原,占巴西国土 22% 左右。最核心的常见景观为“稀树草原镶嵌体”,一边是排水良好的分水岭上分布着灌丛-小乔木为主的稀树草原,一边是河谷保留带状河岸林或湿地草原。碳储量与水塔一样储水,不比亚马逊少。

大豆与牧场扩张,显然在塞拉多生态上搞,比亚马逊热带雨林要更可行。

2000-2023年,中国肉类产量翻番,奶类增长3倍,人均动物蛋白供应量已超日韩,还在上升。巴西扮演了最重要角色,没有之一。中国豆粕需求量80%靠进口,进口大豆60%来自巴西(现在已经超过70%);牛肉进口量10年内增10倍,巴西份额有45%。

巴西大豆播种面积2000是14万平方公里,2023年增至44.6万平方公里,增加了一个英国的面积还多。其中2/3来自塞拉多草原,1/5来自亚马逊边缘。(确实非常可观,相当于整个四川或者黑龙江的面积都在种大豆)

巴西更大面积的是牧场,有160万平方公里,1985–2022 年新增牧80 万平方公里。还出了个“先牧后豆”的策略,先放牧,过度放牧会导致植被稀疏、土壤退化,农户改种大豆(或玉米/棉花),过几年后地力再下降,再补播牧草轮作。

文章有些攻击性文字,计算中国进口巴西大豆和牛肉,间接“占用”了多少巴西耕地、水资源,导致毁林多少。然后说,如果中国还想吃更多,又要消耗多少耕地与水资源。

文章重点指出,如果继续增长,到2030年塞拉多剩余原生草原再挖空1/5。巴西“亚马逊大豆禁令”仅覆盖亚马逊生物群落,对塞拉多无约束力。

文章建议中国把“零毁林”条款写进对巴西大豆、牛肉贸易合同;加快国内饲料替代与肉类消费“软着陆”宣传,就是少吃肉;巴西将“大豆禁令”地理范围扩至塞拉多,建立可追溯的“水-碳”认证体系; 两国共建“中-巴可持续蛋白走廊”,用优惠利率、碳关税返还奖励零毁林、集约化牧场及间作模式。

个人觉得,中巴贸易合作注意生态保护,这没有问题。建议中国加大力度提升肉食水平与食品质量,加大进口,让巴西人赚钱。巴西有钱了就可以去研究如何保护生态,和中国一样,一边大搞农业生产,一边大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中国家就是太穷了,所以会破坏环境。正确的办法是和中国多做生意,生意做得越大,生态保护就越好。

0 阅读:1
烨华聊商业

烨华聊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