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籍华人终于说了实话,他表示“之所以很多小国,宁愿得罪中国,也不愿意得罪美国

掘密探索 2025-10-20 14:57:23

一位美籍华人终于说了实话,他表示“之所以很多小国,宁愿得罪中国,也不愿意得罪美国,是因为一旦得罪美国,美国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国家,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对方也会想方设法的制裁你,”   美国财政部2024年的数据说,他们现在手上的制裁项目加起来有15373个,是瑞士的三倍,光2024年一年就新增了3135个制裁名单,这些制裁可不是闹着玩的,简直是小国的“经济核弹”。 自1962年起,美国对古巴实施全面封锁,六十载岁月流逝,古巴直接经济损失逾1706亿美元,2024年,封锁致使古巴亏损75.56亿美元,较前一年近乎增长一半,伤痛仍在持续。   美国还把古巴重新列入“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甚至恢复了一条狠规定,允许美国公民起诉用古巴被没收财产的外国企业。 2019年,美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动手,切断美元结算,逼着雪佛龙这些大公司撤退,还威胁说谁买委内瑞拉石油就加25%的税。   结果呢?委内瑞拉原油出口一天少11.5%,港口油轮堵成一片,经济直接“冻住”,美国对委内瑞拉的制裁措施加起来有1039项,简直像玩“制裁拼图”。 2018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对伊朗石油出口搞“零容忍”制裁,伊朗石油收入从2023年的530亿美元暴跌,疫情期间美国还加码制裁,布鲁金斯学会算过,间接导致1.3万人死亡。   和美国“制裁当饭吃”不同,中国走的是“合作共赢”的路子,就算小国得罪中国,反制措施也就针对贸易,不会冻结国家资产或者断老百姓的活路。   菲律宾在南海老挑衅中国,但双边贸易额从2015年的456亿美元涨到2024年的720亿美元。   中国在菲律宾的基建项目,比如苏比克-克拉克铁路、棉兰老岛铁路,照样推进,甚至在争议海域一起搞渔业开发。 2021年立陶宛允许台湾设“代表处”,中国反制措施只针对立陶宛对华出口商品,没连累第三方,反观美国,要是立陶宛得罪美国,可能被金融系统拉黑、国际贷款断供。 中国在非洲修的蒙内铁路、亚吉铁路,带动当地就业超10万人,中企在非洲的工业园产值占非洲制造业的15%,美国在非洲的“繁荣非洲”计划,2024年承诺的550亿美元投资,只有12%落地。   小国的外交选择,说白了就是“算风险和收益”,美国手上有金融霸权、军事霸权、科技霸权,制裁工具箱啥都有,中国的优势是经济大、制造业强、基建厉害。   2025年初,有个东南亚国家在国际会议上支持美国,回头却签了中企的大项目,这种“两边讨好”的做法,就是想从中美博弈里捞好处。 在安全、技术领域,有些国家还是优先买美国武器、引进美国技术,但在经济领域,中国提供的市场、投资和基建是“刚需”,这种“分工合作”的外交,说明小国心里门儿清。   从古巴到伊朗,从委内瑞拉到阿富汗,美国的制裁逻辑一直没变,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种霸权思维,说白了就是欺负小国没实力,还践踏国际规则。   反观中国,虽然也因为立陶宛、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挑衅采取过反制措施,但始终守着两条底线:不冻结国家资产,不断老百姓的活路。   这种“留一手”的做法,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没把小国逼到绝路,更重要的是,中国用行动证明:合作比制裁管用,共赢比霸权长久。   当然,咱们也得清醒,国际上从来是“拳头硬才有话语权”,美国之所以能随便制裁,是因为它有3700枚核弹头、374个海外基地、美元结算占全球88%。   中国要想让更多国家“不怕得罪美国”,必须继续努力,在科技、军事、金融这些领域全面突破。   等以后中国的航母能常年在西太平洋转悠,人民币结算能挑战美元,中国的芯片技术能自给自足时,小国的“风险账”自然会改写。   到那时,不是小国怕不怕得罪谁的问题,而是大家更愿意跟谁走的问题,毕竟,趋利避害是本能,跟着强者走、远离危险源,从来都是小国生存的第一法则。

0 阅读:94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