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安世可能没想到,安世中国反戈一击,他们根本要不起。 毕竟从根上说,荷兰安世

洛风阐社会 2025-10-20 11:53:30

荷兰的安世可能没想到,安世中国反戈一击,他们根本要不起。 毕竟从根上说,荷兰安世从头到脚都是闻泰科技的资产 ——2019 年闻泰花了 340 亿元真金白银完成收购,拿下的是 100% 的股权,说白了荷兰安世就是闻泰的 “全资子公司”,现在荷兰政府借着所谓 “治理缺陷” 的由头冻结资产、托管股份,本质上就是强取豪夺,但他们忘了安世的真正根基早已经扎在了中国。 10 月 18 日安世中国那份 “工资照发、与荷兰切割” 的声明,看着是无奈之举,实则是掐中了荷兰安世的七寸。 要知道安世中国可不是随便一个分支机构,2025 年上半年安世全球营收 78.25 亿元,中国市场就占了 48%,比欧洲和美洲加起来还多,荷兰安世失去这部分营收,等于直接砍了半条命。 更关键的是产能,安世东莞工厂年产能能造 850 亿颗器件,占了全球总产能的 60%,比亚迪、华为这些大客户的订单全靠这儿供货,荷兰那边的工厂别说 45 天的交货周期没法比,就算想开工,美国的穿透性制裁也卡着脖子 ——2025 年 9 月美国新规明确,实体清单企业控股 50% 以上的公司都拿不到美国技术,荷兰安世本身就是闻泰全资的,早被圈进了限制范围,真要跟安世中国切割,等于主动断了自己的供应链 “安全垫”。 荷兰政府这波操作其实是被美国架着走的,法院文件都披露了,6 月份美国就跟荷兰开会施压,说不换掉中国籍 CEO 张学政,就别想拿豁免资格,荷兰官员跟着起哄要安世 “独立于中资股东”,结果折腾半天,把最值钱的中国资产给逼独立了。 他们大概没算过这笔账:安世中国的研发中心可不是摆设,全球 45% 的专利都出自中国团队,车规级器件专利更是占了 62%,2025 年上海实验室刚量产的 650V 氮化镓器件,直接用在小米快充和华为光伏逆变器上,荷兰安世要是没了这技术支持,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直接就得掉队。 更别说中国供应链已经跟安世中国深度绑定,中芯国际的晶圆、长电科技的封装,还有士兰微这些被带动起来的本土企业,形成了从材料到设备的完整集群,荷兰安世想另起炉灶,别说一年半载,就算花几年也搭不起这样的生态。 闻泰敢这么干,其实也是吃一堑长一智。 2021 年安世收购英国 NWF 晶圆厂,结果第二年英国就用新法律追溯审查,最后只能以 1.77 亿美元低价卖给美国威世,这次被荷兰摆了一道,自然早有准备。 要知道安世可是闻泰的利润命脉,2025 年上半年安世净利润 12.61 亿元,占了闻泰归母净利润的 266%,要是连安世中国都丢了,闻泰那 214.98 亿元的商誉就得全额计提减值,这可是净资产的 62%,等于直接被掏空。 现在把安世中国独立出来,不光能保住 48% 的营收和 60% 的产能,还能继续给比亚迪、中兴供货 —— 比亚迪每辆电动车要 2000-3000 颗安世的器件,中国一年 1200 万辆新能源车的需求摆在这儿,荷兰安世看着这块肥肉吃不到,只能干着急。 荷兰安世现在估计悔得肠子都青了,本以为抢了个半导体香饽饽,没想到是个缺了芯的空壳子。 他们可能忘了,安世中国早就不是单纯的 “子公司”,而是技术和市场的双核心:中国团队主导的 SiC MOSFET 研发,让比亚迪电动车续航突破 700 公里,这种技术话语权可不是荷兰那边能比的;东莞工厂通过改造把交货周期压到 7 天,欧洲客户断供后,安世中国两周就把 30% 产能转向本土,这种韧性荷兰安世根本没有。 更讽刺的是,荷兰政府拿 “供应链安全” 当借口冻结资产,结果反而把最安全的中国产能推了出去,现在博世中国区总裁都直言 “安世中国是供应链最后一道防线”,荷兰安世却成了没人敢合作的风险项。 说白了,荷兰安世这是被地缘政治迷了眼,以为靠政府强制就能掌控一切,却没看清安世的根基早就不在欧洲了。 闻泰 340 亿收购时就埋下了本土化的种子,现在不过是把扎在中国的根保住,荷兰想抢的是树干,却没想到树干离了根根本活不了。 安世中国这波反戈一击,与其说是闻泰的自救,不如说是荷兰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脚 —— 毕竟 48% 的市场、60% 的产能和 45% 的专利都在中国,这么大的体量,荷兰安世还真就耗不起、要不起。

0 阅读:0
洛风阐社会

洛风阐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