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闹下去结局可能就是脱钩。中国持续抛美债。中国能从美国买的只有芯片。而美国又不卖给我们。且层层限制我们。我们要美债没有什么用! 马斯克那句“美国基本没救了”,听着像情绪化发言,但其实点出了一个很多国家都在面对的现实——美国国债的地位正在动摇。 以前,美债代表的是实力,持有它,等于掌握全球购买力,可以随时把它兑换成想要的高端技术、设备或资源。 这种信任,支撑了美元体系几十年,可如今,规则变了,尤其对中国来说,这种变化感受最深。 现在就算手里有几千亿美元的美债,想拿去买点关键设备都不行,比如想买荷兰ASML的先进光刻机,美国直接用“安全风险”为由阻止交易。 再比如想从美国企业英特格那里采购芯片用的材料,也会被挡在门外,美国用行政手段把技术封死,完全不讲经济逻辑。 这意味着,美债虽然还在账面上,但能买的东西越来越有限,可以拿它买大豆、天然气这些普通商品,却买不到真正能提升工业竞争力的东西。 于是,中国的科技企业开始改变思路,这些公司不再指望靠进口解决问题,而是加大投入自己研发。 哪怕难、哪怕成本高,也要把关键技术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拓展与欧洲、东南亚国家的合作,逐步建立去美元化的供应链体系,这个过程艰难,但这是唯一能避免被动的路。 更让各国紧张的,是资金安全的问题,俄乌冲突一打起来,美国和它的盟友几乎没犹豫,就以“制裁俄罗斯”为理由,直接动手冻结了俄罗斯央行存在海外的资产,总额高达几千亿美元。 那一刻,全世界都看清了:只要钱在美国系统里,它就不完全属于你。 美国这样随时冻结他国资产,一旦被列入制裁名单,账户里的钱就成了数字,不能用、不能转,也拿不回来,这种做法,让各国都意识到所谓的“避风港”其实是有条件的,稍有不合就可能变成陷阱。 所以,当中国把持有的美债降到新低点时,外界虽然惊讶,但其实合情合理。 这不只是因为美国债台高筑或财政赤字失控,更重要的是信任问题,既然规则随时能被改,那最安全的做法就是提前减少暴露,把主动权收回。 马斯克早年参与特朗普政府的一些经济改革项目,原本想推动行政效率,但最终发现系统内部层层掣肘、利益盘根错节,什么都动不了,这正说明美国体制的惰性有多深。 贸易政策的反复更是加速了问题,前几年,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自以为能打击中国制造业,结果关税一上来,美国自己的农产品就卖不动了。 中国开始转向巴西采购大豆,价格更低、供应更稳,美国农民看着仓库里堆积的大豆,没人要,只能自己吞下苦果,这些问题不是意外,而是政策短视造成的直接后果。 更严重的是,美国财政纪律彻底松散,国会一年到头争论不休,债务上限几次差点撑破,每次危机过后,他们不是削减开支,而是继续举债。 军费、福利、补贴一项不少,反而越来越高,债越欠越多,信用自然越低,全球投资者都在问:美国真的还有能力还这些钱吗? 美国是在用自己的手,慢慢削弱美元体系的根基,当一个国家把金融当作武器,对外滥用制裁,对内又管理混乱,它的国债不可能永远被信任。 现在的局面,不是别人打压的结果,而是美国长期傲慢、自损信用的必然结局。
中国和美国闹下去结局可能就是脱钩。中国持续抛美债。中国能从美国买的只有芯片。而美
乐天派小饼干
2025-10-20 10:58:04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