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赌徒”已下注,都在等着中美开战!说白了,现在全世界除了中美两国,很多国家都盼着中美扣动扳机。老美原本早就想打,2016年陈兵南海那次,就是打算跟我们碰一碰了,但没想到被中国的态度给吓跑了。 表面上其他国家拉着嗓门喊和平,可背地里,各种算盘热得烫手,一些国家希望中美真掐起来,能顺势捞点实惠。 2016年那次南海对峙,老美当时真是把架子摆足了,派了“里根号”和“斯坦尼斯号”两个核动力航母战斗群,带着十艘战舰、两百架战机和两万兵力闯进南海,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还喊着“做好今夜开战准备”,那架势像是要把南海掀个底朝天。 他们以为凭着双航母威慑,咱中国就得认怂,可没想到咱解放军直接拉响一级战备,召回所有休假军人,三大舰队主力全派到南海搞实弹演习,辽宁舰带着歼-15舰载机来回巡航,火箭军的东风导弹也瞄准了目标,北斗卫星把美军动向盯得死死的。 最后仲裁结果出来那天,中美舰队在南海短兵相接,老美一看咱这“不惜一战”的架势,偷偷摸摸就把航母撤了——不是他们不想打,是打不起,也不敢打。 可就这事儿,倒让不少国家看出了“机会”,一个个都做起了发财梦。 欧洲那些国家最会装,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跟着美国喊对华脱钩,转头就不敢真撕破脸。 德国汽车业四分之一的出口都靠中国,一年赚走上千亿欧元,法国空客一半的飞机都卖给咱,真要是中美开战断了生意,他们国内的工厂就得停工,老百姓就得失业。 他们盼着中美两败俱伤,自己好趁机当“欧洲霸主”,可忘了自家经济早跟中美绑在了一起,真打起来,最先倒霉的就是他们的钱袋子。 俄罗斯的心思也挺明白,会帮但绝不会豁出去。真要是中美冲突,他们可能会悄悄多送点天然气,分享点武器技术,可绝对不会派兵参战。 就像俄乌冲突时那样,跟中国做的都是“各取所需”的生意,既不想得罪美国,又想借中美博弈多赚点能源钱。他们心里清楚,帮得太狠把美国惹毛了,自己的西部边境就得不安生,这种赔本买卖可不会做。 东南亚那些国家更是精于“两边讨好”,嘴上喊着“不选边站”,转头就搞小动作。 越南、马来西亚盼着中美在南海开打,自己好趁机抢油气资源,可又怕战火烧到自家门口,影响渔船出海、货物运输。 印尼刚跟新马泰发表完和平声明,转身就跟中国签了海上联合开发协议,说白了就是既想捞好处,又不想担风险。 他们忘了2016年杜特尔特为啥突然对华示好,还不是看透了美国只会利用他们当棋子,真出事了跑比谁都快。 印度的“小聪明”更可笑,表面上跟美国凑“奥库斯”联盟买武器,暗地里在中印边境连大气都不敢喘。 莫迪政府心里门儿清,印度的手机、药品零件大多靠中国供应,真要是跟着美国站队,中国断了货,他们国内的工厂就得停摆,老百姓连手机都用不上。 最多也就是等个半年,在边境搞点小动作试探一下,真让他们选边站,借十个胆子也不敢。 最可恨的是美国那些军工复合体,洛克希德・马丁、雷神导弹这些公司,天天在国会煽风点火,鼓吹对华强硬。 他们心里就没国家利益,满脑子都是卖武器赚钱——F-35战斗机每架要用到400公斤稀土,防空导弹离不开中国的电子元件,美国80%的稀土制品都来自中国。 之前中方把这两家公司列入黑名单,直接断了他们的供应链,没过几天美国就改口说要跟中国沟通,这嘴脸简直太难看。 可这些“赌徒”全都算错了最关键的一点:中美根本打不起来。且不说两国都有核武器,真打起来就是“同归于尽”,单说经济捆绑就断不了——中国买美国的农产品,美国用中国的稀土,全球供应链上到处都是中美企业的影子。 就像之前中方对美船舶收特别港务费,一艘大船一次就要交100万美元,直接戳中了美国海上运输的软肋,这种互相牵制的事儿还有很多。 2016年老美撤兵也不是怕了谁,是算明白了账:真开战,航母可能被东风导弹打沉,国际舆论骂声一片,盟友还没人帮忙,这种赔本买卖傻子才做。 那些盼中美开战的国家,说白了就是自私透顶。他们只想着自己抢资源、扩势力,根本不管老百姓要承受战火、流离失所。 可现实是,中美一旦有冲突,全球货运得停一半,石油、天然气价格得飞上天,欧洲的汽车卖不出去,东南亚的水果烂在港口,印度的手机造不出来,最后谁都捞不着好处。 中国从来不想打仗,一直都在搞合作、促发展,但也绝不怕事。 2016年南海对峙已经证明了,谁想欺负咱,就算是双航母来了也没用。那些“赌徒”的算盘看着热得烫手,其实一戳就破,等他们明白过来中美不会开战,自己的小九九全落空时,才会知道和平有多珍贵。
中美开战,中国沿海被炸咋整?戴旭上校一句话让大伙安心:中美真打起来,美国能把中国
【26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