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牛奶时表面形成的薄膜(俗称奶皮)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机制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1. 脂肪上浮 加热至40℃以上时,乳脂肪膨胀且乳液粘度下降,脂肪球因密度差异上浮至表面。 2. 蛋白质变性 持续加热使脂肪球膜蛋白变性,失去稳定性的脂肪球相互凝结,并吸附酪蛋白、乳清蛋白等成分,形成网状结构。 3. 水分蒸发与浓缩 表层水分蒸发导致脂肪和蛋白质浓度升高,进一步促进凝固,最终形成稳定的皮膜。该薄膜主要由脂肪(约80%)、蛋白质(约15%)及少量乳糖、矿物质组成。 4. 温度与表面张力的影响 温度升高会降低牛奶表面张力,加速脂肪和蛋白质的聚集。冷却时,这些成分因温度下降更易凝固成膜。 营养价值 奶皮富含脂溶性维生素(如A、D)和蛋白质,可食用但脂肪含量较高。若需减少脂肪摄入,可去除奶皮,但会部分流失营养。
加热牛奶时表面形成的薄膜(俗称奶皮)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机制主要包括
身边有良友
2025-10-20 00:02: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