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55岁交权真相:10年布局让阿里脱离“人治”,这才是最高级智慧

惜陈谈娱乐 2025-10-19 20:54:35

都说这厉害,那聪明的,其实还是马云更看得开。同样是企业交班,别人多是迟暮之年被动放手,他却在盛年主动转身,这份通透确实少见。 很多人以为马云2019年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是突然之举,其实这背后藏着他长达10年的布局。老师出身的他总说,自己最爱的还是讲台,也深知没人能陪企业走一百年。为了实现阿里102年的目标,他早在2009年就开始推动合伙人机制,核心就是要靠制度而非个人,解决企业传承难题。 到2019年交接时,阿里管理层里80后占比已达80%,90后管理者超过1400人,36位合伙人中女性占了三分之一,“良将如潮”的梯队已经成型,这才是他敢在55岁就交权的真正底气。他曾说,爱公司就要让更懂它的人去驾驭,这份清醒在商界太难得。 反观其他大佬,交班之路往往充满波折。2025年10月,80岁的曹德旺宣布提前卸任福耀玻璃董事长,把位置交给了儿子曹晖。为了培养曹晖,他花了18年让儿子在车间、香港、美国轮岗历练,算得上用心良苦。 但即便如此,他也坦言是“早退一年让儿子多受一年教育”,退休后还得留任终身荣誉董事长保驾护航。 而宗庆后直到晚年才考虑交棒宗馥莉,父子俩一个是“人治模式”的坚守者,一个想推制度化改革,理念冲突加上复杂的股权结构,直接引发了娃哈哈内部的震动。 同样是交班,马云在年富力强时就完成交接,曹德旺、宗庆后却要在耄耋之年仍操心过渡,差距不言而喻。 更关键的是,马云留下的不是“个人传承”,而是能自我迭代的制度。2025年6月,阿里发布的年报里,合伙人名单迎来大换血,包括张勇、彭蕾在内的9位元老退出,总数降到17人,创下上市以来最低。 取而代之的是39岁的蒋凡这样的年轻力量,他直接跻身核心决策层,靠的是在海外数字商业板块的亮眼业绩。这说明阿里的传承早已脱离“马云选谁就是谁”的阶段,而是能通过制度筛选出一线的实干者。 反观娃哈哈,正因为缺乏这样的制度,宗馥莉接手后才难以推动改革,只能在父亲留下的框架里挣扎。 马云退位后的生活,更让人看到他“看得开”的本质。他没有像有些退休企业家那样干预企业日常,而是真的回归初心。 去大学讲课,把自己的商业思考分享给年轻人;扎进农业科技领域,琢磨怎么帮农民提高收成;还在乡村教育上持续投入,兑现当年做老师的理想。 偶尔他会出现在阿里的内部会议上,但只聊战略方向不碰具体管理,闲下来就去旅游滑雪,甚至在深圳街头骑车散心,活得洒脱又踏实。即便退居二线,他的身价依旧接近2000亿,这恰恰证明,真正的影响力从不是靠身居高位维系的。 这件事在网上引发了不少讨论。有人说马云是运气好,碰到了张勇这样的接班人;也有人反驳,运气背后是十年布局的远见。 更多人在思考,中国82%的家族企业二代不愿主动接班,马云的模式是不是给民企指了条明路?其实答案很明确,企业传承的核心从不是权力交给谁,而是能不能建立一套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 从目前来看,阿里的传承还在良性运转,年轻的管理团队正把重心转向一线业务,决策效率明显提升。 而马云的状态或许会成为更多企业家的参照:企业不是个人的附属品,能在巅峰时放手,让企业靠制度前行,自己去做真正热爱的事,才是最高级的智慧。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29

猜你喜欢

惜陈谈娱乐

惜陈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