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94年,49岁梁二将19岁女工友带回村,短短21年,两人竟然生下了15个孩子,如今他们两人过得怎样的生活? (信源:中华网热点新闻——广西49岁老汉梁二,娶19岁姑娘为妻,21年生15个孩子,如今怎么样) 梁二老家在东兰县长江镇,是出了名的贫困村,他自己没读过多少书,常年在外打零工,快 50 岁了还是单身。遇到陆红兰时,姑娘刚成年,家在邻县,也是贫苦出身。 两人回村后没办结婚证(后来补了),就这么过起了日子,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好像就停不下来了 —— 村里人说,陆红兰几乎一直在怀孕、生孩子、带孩子的循环里,最长的一次,刚坐完月子没俩月,又怀上了。 为啥要生这么多?梁二早年接受采访时说过,一是觉得 “多子多福”,农村人讲究 “人丁兴旺”;二是没怎么想过避孕,也不懂科学生育的知识,觉得 “生下来总能养大”。 可现实比想象残酷多了 ——15 个孩子要吃饭、要穿衣、要上学,仅靠梁二打零工和几亩薄田,根本撑不住。 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家连像样的房子都没有,住的是土坯房,屋顶漏雨,地面是泥地。孩子们穿的衣服全是捡来的旧衣服,老大穿完老二穿,老二穿完老三穿,补丁摞补丁。 吃饭更简单,顿顿是玉米糊、红薯粥,偶尔炒个青菜就算改善伙食,肉只有逢年过节才能见着。 有记者去采访,看到最小的几个孩子光着脚在泥地里跑,脸上还挂着鼻涕,心里都不是滋味。 这里得科普个现实问题:多子女家庭的养育压力,远不止 “多双筷子” 那么简单。 按现在的标准算,一个孩子从出生到 18 岁,衣食住行、教育医疗至少要花十几万元,15 个孩子就是两百多万,这对一个贫困农村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而且孩子多了,教育也跟不上——梁二家的 15 个孩子里,很多只上到小学就辍学了,有的甚至没进过校门,因为家里根本没钱交学费,也没人有精力管学习。 后来这家人的情况被媒体报道后,当地政府也伸出了援手。帮他们盖了新房,是砖瓦房,有好几间卧室;给每个孩子都上了户口,办了低保,每个月能领点补助;还帮梁二找了公益性岗位,在村里做点杂活,一个月有几百块收入。 陆红兰也能偶尔去附近的合作社干活,赚点零花钱补贴家用。 现在他们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但依然不容易。最大的几个孩子已经成年,有的在外打工,能给家里寄点钱;中间的孩子有的在上学,有的帮着家里干农活;最小的两个孩子还在读小学,需要人照顾。 梁二今年已经快 80 岁了,身体大不如前,干不了重活;陆红兰也快 50 岁了,常年劳累让她落下了不少毛病,但还是得操持家务、照顾孩子。 网友们看了他们的故事,看法也不一样。有人觉得 “生这么多太不负责,孩子跟着遭罪”;也有人同情他们 “没文化不懂避孕,也是时代和环境的局限”;还有人说 “幸好有政府帮忙,不然这一家子真没法过”。 有去过当地的网友补充:“现在他们家的房子修好了,孩子们也能吃饱穿暖了,但教育还是个问题,希望能有更多人帮忙,让孩子们多读书。” 其实梁二一家的故事,也反映了过去一些农村地区的生育观念。那时候很多人觉得 “孩子多了力量大”,却没考虑到自己的抚养能力,结果不仅自己累,孩子也跟着受苦。 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大家的生育观念也在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明白,“少生优育” 才是对孩子负责,也是对家庭负责。 如今梁二和陆红兰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们能过得比自己好。他们常跟在外打工的孩子说:“好好干活,别像爸妈一样没文化,以后找个好工作,过安稳日子。” 虽然过去的日子很苦,但看着孩子们一个个长大,能帮家里分担,他们心里也有了点慰藉。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怎么看待梁二一家 21 年生 15 个孩子的事?要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帮他们?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也希望更多人能关注贫困家庭的孩子,让他们能有机会读书、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 毕竟,每个孩子都值得被好好对待。
离谱!四川“野人小孩”赤裸爬行,父母拒管还怼:这是我们的生活雅西高速服务
【9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