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刚把碳化硅外延炉和DUV光刻机加进对华禁单,格力就转身把30台进口设备订单,换成了北方华创和中电科48所的国产货。21.8亿,交付还提前了四个月。 这道禁令就像一盆冰水,却意外浇醒了不少沉睡的种子。当有些人忙着砌墙时,墙内的根须正在泥土下悄然蔓延、相互缠绕。 你看得见格力生产线上机械臂精准抓取面板,却未必知道支撑这些动作的“心脏”正悄悄换上中国芯。格力自家的碳化硅芯片工厂里,超过百万台家用空调已经用上这种新型芯片。全球第二座、亚洲首座全自动化6英寸碳化硅芯片工厂在珠海拔地而起,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超过70%。 中电科48所和北方华创这些名字,曾经默默无闻,如今已是碳化硅外延设备领域的主力军。北方华创的近两百台碳化硅外延设备早已进入市场,中电科48所则拿过国内半导体行业的最大订单。这些实打实的出货量,比任何宣言都更有力量。 有人觉得这是无奈之举,被迫选择。但你看看格力走过的路就明白了——三十多年前,每卖出一台空调,大部分利润要交给国外压缩机厂商。那种心脏被别人捏住的滋味,董明珠尝过。正是这种痛,让格力砸锅卖铁也要研发出自己的压缩机,如今更是连工业机器人的伺服电机、减速机都实现了自研。 封锁从来困不住真正的求生者。荷兰的ASML应该正在品尝矛盾的滋味:他们被迫服从禁令,眼睁睁看着中国大陆市场份额缩水,瑞银预测其今年在华收入将锐减24%。更让ASML寝食难安的是,中国反击的棋子落在了稀土技术上——那些制造光刻机不可或缺的稀有材料。 这不是什么悲壮的抗争,而是一场静悄悄的进化。碳化硅外延设备市场预计将从2023年的81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24亿美元,这片沃土正孕育着中国半导体装备的未来。 别人的围墙砌得再高,也挡不住我们向上生长。从压缩机到碳化硅,从追随者到标准制定者,中国制造的每一次破土而出,都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有多强大,只是为了告诉世界: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锁住一个民族追求进步的决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我妈,一个平平无奇的老太太,炒股,本金就10万。但最骚的操作是,她每年稳定赚个
【46评论】【5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