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广播公司今天报道:“诺贝尔奖得主、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周六(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被视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物理学家之一。1956年,他与同是华裔物理学家的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之一。 他还与罗伯特·米尔斯(Robert Mills)提出了知名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成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科学家》(The Scientist)称该研究“重塑了现代物理学和数学”。 他所在的清华大学在一份讣告中称赞他“毕生心系家国,为祖国的科教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杨振宁先生的一生,是探索未知的不朽传奇,是心怀家国的永恒回响。”讣告写道。 杨振宁于1922年出生于中国合肥,父亲是一名知名的数学系教授。二战爆发后,他跟随父亲前往昆明并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这是日本入侵中国期间,中国知识分子在避难时建立的临时学府。李政道当时亦在该校读书。 二战结束后,杨振宁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来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开始同李政道合作。 在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奖时,杨振宁年仅35岁。在美国长期定居后,杨振宁于1964年加入了美国国籍。 杨振宁在1971年中美关系解冻后首次访问中国大陆,此后致力于帮助中国物理学界重建研究氛围。1986年,他推动在南开大学成立了理论物理研究室。 2015年,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并加入中国国籍。他曾称,他的父亲“到临终时都没原谅”他放弃中国国籍的行为。 杨振宁曾在1950年与国民党名将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结婚,育有两子一女。杜致礼在2003年病逝。 2005年1月,时年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结婚。” 致敬:杨振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其贡献远超诺奖荣耀。34岁时,他与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打破了物理学界的固有认知,为现代粒子物理奠定思想基础,并于次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他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更被视作可与麦克斯韦方程、爱因斯坦相对论相媲美的基础理论,奠定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石,从根本上重塑了现代物理学与数学的发展方向。 杨振宁的百年人生始终与故土紧密相连。1971年,他率先访华,成为中美学术交流的“破冰者”,此后持续资助中国学者、推动科研平台建设。晚年他扎根清华,倾注心血于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2015年,他重归中国国籍,以实际行动践行与挚友邓稼先“千里共同途”的约定,用一生帮助中国人克服科学自卑,完美诠释了“探索未知的不朽传奇,心怀家国的永恒回响”。
英国广播公司今天报道:“诺贝尔奖得主、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周六(10月18日)在北
琨君说
2025-10-18 17:51:1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