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敢在亚洲轻易与中国开战,但日本可不一定没有胆子和决心,这与日本实力大小无关

青橘小罐 2025-10-18 10:55:56

美国不敢在亚洲轻易与中国开战,但日本可不一定没有胆子和决心,这与日本实力大小无关,与中国实力大小无关。毕竟从历史上看就知道,日本总爱以小搏大。   美国在亚洲对中国始终保持着“动口不动手”的克制,核威慑的相互制衡、对华经济的深度绑定、工业产能的长期虚耗,哪一样都让它不敢轻易摊牌。   但日本骨子里那种“以小搏大”的冒险基因在作祟,再加上美国在背后递枪,让它错把“棋子”身份当成了撬动格局的资本。   日本近年的军事动作早就跳出了“自卫”的框框,2025年的“富士综合火力演习”搞得阵仗极大,不仅出动三千兵力、消耗七十多吨弹药。   还首次亮出了射程超1000公里的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这些武器名义上是“岛屿防御”,实则能把周边沿海地区都纳入打击范围。   更直白的是防卫省刚发布的白皮书,把“发展反击能力”当成核心任务,明确要在2026年前部署500枚美制“战斧”巡航导弹,还专门在西南诸岛建弹药库、修基地,构建所谓的“多层阻击链”。   摆明了是想卡住重要航道的咽喉,这种种操作,早就把战后和平宪法里“专守防卫”的承诺抛到了脑后。   日本敢这么折腾,表面看是美国在背后撑腰,为了推行“印太战略”,美国近年对日本军事松绑一路开绿灯。   支持它解禁集体自卫权,连射程1600公里的巡航导弹都批量卖给日本,今年3月日本新设“统合作战司令部”,直接跟驻日美军司令部联网共享信息,美日军事协同已经绑得越来越紧。   但深究下去,美国的纵容只是“催化剂”,真正的动力是日本自己的野心,它一直不甘心只做美国的附庸,想借着大国博弈的机会重新拿回地区话语权,这种“借船出海”的算计,比谁都清楚。   更危险的是,日本正在系统性搭建进攻性作战体系,指挥层面,刚成立的统合作战司令部能直接调动陆海空和太空、网络部队,还在修地下抗毁指挥所,就是为了应对“高强度冲突”。   装备上搞“两条腿走路”,一边从美国买F-35配套的空射导弹,一边自己加速研发射程3000公里的高超音速导弹,连舰艇、潜艇都在改造适配远程武器。   布局上把九州和西南诸岛打造成前沿基地,在宫古岛、石垣岛部署导弹,形成对关键海峡的封锁能力。   这套组合拳下来,已经不是“防御”能解释的,分明是在为主动介入冲突做准备。   可日本算来算去,却没算清自己的软肋,它的经济对外部资源依赖度极高,关键产业链离不开稳定的地区环境,真要是局势升级,最先受冲击的就是它的进出口贸易。   更别提它的军事体系看似先进,实则很多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还攥在美国手里,“战斧”导弹的维护、F-35的升级,哪一样都离不了美国的支持。   一旦真的卷入冲突,所谓的“反击能力”很可能变成“被反击的靶子”,这种把国运押在别人身上的冒险,跟历史上的短视行为如出一辙。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青橘小罐

青橘小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