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问中国:“你最想和谁干一仗,来证明你现在的军事实力?” 美国人认为中国会选菲律宾,但中国的回答太让美国人意外:“我们只想好好的发展经济,不想和任何国家发生战场上的流血冲突。 可中国的回答偏不按他们的剧本走,一句“只想好好发展经济,不想和任何国家发生战场上的流血冲突”,直接让满脑子冷战思维的美国人愣了神。他们哪儿琢磨得透,中国眼里的“实力证明”,从来就不是靠打仗来刷存在感。 中国这些年卯着劲搞经济,不是没原因的。14亿人的吃饭问题、就业问题、民生改善问题,哪一样都得靠实打实的经济发展来托底。就拿脱贫攻坚来说,前几年硬生生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靠的不是枪炮,是产业扶贫、就业扶持,是一个个工厂建起来、一条条公路修到家门口。要是真跟谁开打,生产线得停,供应链得断,多少家庭的生计要受影响?中国心里门儿清,老百姓要的是日子越过越红火,不是天天提心吊胆躲炮弹。 再说了,中国现在的发展盘子早就跟世界绑在一起了。2023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都突破40万亿元了,跟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超过千亿美元。就拿东南亚来说,中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每年光机电产品、农产品的往来就占了大半边天。要是跟菲律宾动起手,南海这条国际航运通道肯定受影响,不光中国的货出不去,周边国家的能源、矿产也运不进来,最后闹得全球产业链都跟着动荡。中国向来讲究“互利共赢”,犯不着为了一时的所谓“面子”,把大家的好日子都搅黄了。 美国人总觉得军事实力就得靠打仗体现,可中国的军事实力发展,根本目的是“保家卫国”,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发展成果。这些年中国海军下水新舰、空军列装新战机,不是为了主动挑事,是因为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教训太深刻了——落后就要挨打。 现在中国有了航母,有了歼-20,有了东风系列导弹,是为了让那些想欺负中国的国家不敢轻举妄动,是为了在南海、东海这些家门口的海域,能护得住渔民的渔船,能守得住海上的油气资源平台。 就像2024年,中国海警船在仁爱礁附近常态化巡航,不是为了跟菲律宾对峙,是为了阻止他们非法运送建筑材料,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全程都保持克制,没开一枪一炮,这就是中国的行事风格——有理有据,不主动挑事,但也绝不怕事。 而且中国早就看透了美国的小心思,他们巴不得中国跟菲律宾开打。一旦冲突起来,美国就能借着“盟友”的名义,把更多军舰、战机派到南海,甚至拉拢其他国家搞所谓的“联合军演”,趁机围堵中国。到时候中国的发展节奏肯定被打乱,美国就能坐收渔利。 中国才不上这个当,一门心思搞自己的事,该建高铁建高铁,该搞新能源搞新能源,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都超过600万辆了,占了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还多,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实力”——不用靠打仗,靠技术、靠产业,照样在世界上站稳脚跟。 菲律宾那边其实也明白,跟中国对着干没好处。菲律宾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工业品、消费品,中国还是菲律宾香蕉、菠萝最大的出口市场。 2023年菲律宾对中国的水果出口额就有十几亿美元,要是真闹僵了,这些农产品卖不出去,菲律宾农民的日子怎么过?所以就算有时候菲律宾跟着美国喊两句,也没真敢撕破脸,私下里还跟中国商量着渔业合作、油气开发,毕竟实打实的利益比美国画的“大饼”管用多了。 中国也没闲着,这些年一直在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跟东盟国家坐下来谈怎么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2024年还跟菲律宾签署了海上搜救合作协议,万一渔民在海上遇到危险,两边能及时救援。 这种“以和为贵”的做法,比动不动就舞刀弄枪管用多了。毕竟大家都在一个区域里生活,抬头不见低头见,今天你打我一拳,明天我踢你一脚,最后谁都没好果子吃。 美国人可能永远理解不了,中国追求的不是“打败谁”,而是“超越自己”。从“两弹一星”到“天宫”空间站,从杂交水稻到量子计算机,中国每一次的突破,都是为了让自己的综合国力更强,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好。 现在中国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这些领域都在发力,2023年研发经费投入都超过3万亿元了,占GDP的比重达到2.55%,这些投入不是为了造更多的武器去打仗,是为了在科技上不被“卡脖子”,是为了未来能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发展。
中美开战,中国沿海被炸咋整?戴旭上校一句话让大伙安心:中美真打起来,美国能把中国
【14评论】【9点赞】
用户18xxx31
作者是台湾人
用户10xxx20 回复 10-19 14:41
这话什么意思,他说错了吗?
奋斗
胡说八道,中国现在一门心思想打败美国!
用户10xxx20 回复 10-19 14:39
没事惹事,绝不是中国人的风格。共同发展,和平共赢才是正道。是美国人想打败我们才是,我们是捍卫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