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乌克兰割地谈判已成“走过场”!俄罗斯不但“地占人归”,当地行政、经济、教育和军队全线切换为俄罗斯模式。乌军地图上红圈圈得再大,现实却是卢布工资发下去、俄语教材进教室、核电和煤矿都已纳入俄罗斯体系。谈不谈割地,早就成了摆设。 俄罗斯的策略从来不是单纯的占领土地,而是从根基上重塑,拿教育来说,这本该是孩子们的庇护所,却成了文化更迭的战场。 从2025年初起,俄罗斯教育部就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被控制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学校开始全面采用联邦教材。 这些教材不只换了封面,还改写了历史叙事,将当地描绘成“历史上的俄罗斯领土”。 据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报告,今年上半年,超过1万名青少年被纳入无人机操作培训课程,这些课程伪装成“未来飞行员”竞赛,实际上是为俄罗斯军队培养预备役。 孩子们手握遥控器,学习如何操控侦察机或投放弹药,这不是游戏,而是从课堂延伸到前线的无缝衔接。 我个人觉得,这太残酷了,它剥夺了孩子们的无忧童年,转而灌输服从与战斗的逻辑,想想看,那些本该画画写作业的双手,现在握着模拟武器,这会让一代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家园? 俄罗斯没有大张旗鼓地宣布,但通过一系列联邦框架,他们已将当地资源纳入自己的循环。 俄罗斯拨款约9400亿卢布,用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四个地区的“恢复和发展”。 这些资金看似重建,实则优先服务俄罗斯的企业,煤矿是典型例子,在被占的顿涅茨克盆地,多个矿井已切换到俄罗斯的能源体系,产量直接计入莫斯科的统计。 工人领取的不再是格里夫纳,而是卢布工资,这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成本、储蓄方式,全都绑在了俄罗斯的汇率波动上。 数字卢布的试点从10月启动,用来发放社会福利,这套系统不只便利,它还能追踪每一笔交易,强化对居民的监控。 这是一种隐形的枷锁:经济独立被切断后,人们选择余地越来越小,谁会为了几张旧钞票,冒险对抗整个体系?俄罗斯明白,钱包控制了人心,谈判时再提“归还”就成了空谈。 俄罗斯不是在征服土地,而是在殖民灵魂,谈判已成为形式,因为现实已先行一步。 乌克兰的抵抗精神值得敬佩,但西方援助的疲软和内部人口断层,让局面更趋被动。 这场“整合”暴露了地缘政治的残酷真相:大国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他们用时间换空间,用日常蚕食宏大叙事,如果不尽快干预,那些红圈上的土地,将彻底从乌克兰地图上淡出。 你怎么看这些悄无声息的变化?是时候重新审视谈判的底线,还是有其他出路? 信息来源:九派新闻 俄罗斯中小学生将从9月起学习战斗无人机驾驶技能
☔中俄为什么要站在一起?其实有个俄罗斯的精英已经说出了答案。俄罗斯政治家康
【8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