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特别港务费的人真是个人才:美国公司来华购买中国建造的船舶,或将船舶空载送至中国修理,可以免缴特别港务费。这个设计很有策略性。 先得说说这政策的来头,不是咱们平白无故搞出来的,是美国先动的手。之前美国对中国船舶收每吨50美元的特别港务费,想逼大家买美国造的船,可他们自己造船业早就不行了,全球份额连0.1%都不到,订单量连中国的零头都没有。咱们这才出台反制措施,对美国船舶按净吨收特别港务费,2025年刚开始是每吨400元,往后每年都涨,到2028年要涨到1120元呢。 可这反制里藏着巧劲,那两个豁免条款就是关键。先算笔实在账,一艘10万净吨的美国货轮,要是按全年5个航次的上限算,2025年得交2亿元特别港务费,到2028年就得交5.6亿元,这钱可不是小数目。但只要这艘船是中国船厂造的,这笔钱就全免了,换谁是美国船东,都得琢磨琢磨。要知道现在全球63%的造船订单都在中国手里,美国近年新增的货轮本来就有不少是咱们造的,这豁免等于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以后更愿意找中国订船了。 更妙的是空载来修船免费用的规定。美国的船跑远洋,时间长了总得修,以前可能还犹豫去哪修,现在一看中国有这优惠,肯定优先往中国港口开。就拿一艘7万吨级的美资货轮来说,空载来中国修一次,就能省下近千万元的费用。而且中国修船业本来就靠谱,还能带动沿海几十万工人的就业,这一下既拉来了生意,又保住了国内的饭碗,简直是一举两得。 这设计最绝的地方,是戳中了美国的软肋。美国造船成本是中国的2-3倍,就算政府逼着企业买美国船,企业也得掂量成本。比如跑中东到远东航线的油轮,特别港务费占运费的比例都到123%了,要是不能豁免,这笔买卖根本不赚钱。美国船东要么亏着钱听话,要么选中国造的船省钱,换谁都会选后者。 这一下就把美国政府和企业的利益拧成了疙瘩——政府想保本土造船业,企业却要为利润着想,已经有美国船东开始游说国会反对强硬政策了,等于让他们自己人先吵起来。 咱们手里的底气其实是产业实力。全球5000总吨以上的货轮,差不多一半都是中国造的,不管是集装箱船、油轮还是干散货船,咱们都能造,还造得又便宜又快。美国自己造不出这么划算的船,就算想找替代国,一时半会儿也接不上这么大的产能。就像干散货船,美国船队里近一半都是中国制造的,真要不用中国船,他们的航运业得停摆大半。 这政策还藏着灵活的后手,条款里说“视情动态调整”,意思是咱们能根据美国的态度变。要是他们收敛点,豁免范围还能扩大;要是接着加码,优惠说收就收。这就像手里攥着根绳子,松紧全由咱们说了算。美国本来想靠港务费压制中国航运业,结果反倒被咱们用豁免条款牵着鼻子走,他们的“经济重拳”变成了砸向自己的“回旋镖”。 再看修船那点事,美国船舶空载来中国,不光能省港务费,还能享受到全球顶尖的修船技术。咱们的船厂能修从几万吨到几十万吨的各种船,工期还短,比去欧洲、日本修省不少时间。这些美国船一来,港口的吞吐量上去了,物流、配件这些上下游产业也跟着活起来,等于给国内经济添了把火。 说到底,这设计不是硬邦邦的对抗,是用自己的产业优势做文章。咱们知道自己造船、修船的本事够硬,美国企业离不开,所以才敢给这两个豁免选项。既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又没把路堵死,还让美国陷入了“保产业”还是“保企业利润”的两难。 现在不少美国公司已经在研究怎么重组股权、换船旗来蹭优惠了,这就是这政策最聪明的地方——不用喊口号,用真金白银的实惠让对方做出对咱们有利的选择,这才是真正的策略高手。
美国会用多长时间解决稀土提纯技术?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