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要是看到一些体态肥胖、满身是肉的人,放心那大概率是穷人;而看到身材苗条、

论史家 2025-10-17 15:35:10

在美国,要是看到一些体态肥胖、满身是肉的人,放心那大概率是穷人;而看到身材苗条、精神焕发的人,那就是有钱人,为啥这么说呢?   走在美国街头,很容易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体态臃肿、行动略显迟缓的人,大概率生活拮据;而那些身形匀称、精神饱满的,往往家境优渥。   这事儿乍听有点离谱,毕竟在很多地方,胖一度被看作吃得好的象征,但在美国,这层象征早就翻了个跟头,变成了阶层的隐形标签。   这背后根本不是什么自律不自律的问题,说白了就是美国的食品价格藏着大文章。   超市里,一大盒甜甜圈的价钱,可能刚够买两根新鲜黄瓜,那些炸鸡、薯片、甜饮料,还有冻在冰柜里的披萨,看着挺顶饱,热量高得吓人,营养却少得可怜,价格却便宜到离谱。   这不是市场自己形成的,全靠农业补贴在背后撑腰。政策更愿意把钱投给玉米、小麦这些大宗作物,它们被加工成各种廉价的糖和淀粉,一股脑塞进加工食品里。   新鲜的蔬菜水果没人给补贴,价格自然居高不下,成了普通收入群体都得掂量的东西。   低收入社区里,想找个卖新鲜食材的大超市难如登天,放眼望去全是便利店、快餐车和炸物摊,真想买点青菜鸡蛋,得开车几十公里,或者倒好几趟公交。   对于没车、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的人来说,这根本不现实,只能在便利店随手拿点能直接吃或者微波炉转两分钟就好的东西,长期下来,体重想不涨都难。   富裕社区就不一样了,大型超市就在家门口,有机蔬菜、低脂肉类琳琅满目,甚至还有专门的健康食品区,选择多到挑花眼。   吃的问题没解决,运动和时间的困境又找上门来,低收入群体的工作大多是体力活或者轮班制,一天下来累得只想瘫着,哪还有力气做饭、跑步。   不少人得打两份工才能维持生计,家里孩子没人照看,吃饭只能对付,更别提花时间去锻炼。   所谓的健身、瑜伽、冥想这些健康生活方式,在美国根本不是人人能享有的,本质上是需要花钱买的奢侈品。   富裕人群就没这烦恼,下班能去高端健身房,还能请营养师定制食谱,甚至有空去做个健康理疗,维持好状态对他们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   食品公司的操作更是把这种差距拉得更大,这些公司每年花在广告上的钱不是小数目,而且专门盯着贫困社区投放。   电视上、路边广告牌上,全是高糖高脂食品的宣传,还故意和家庭聚会、朋友聚餐这些温馨场景绑在一起,潜移默化让人觉得吃这些东西就是幸福。   更过分的是,这些加工食品的配方都是精心设计的,就是要让人吃了还想吃,慢慢养成依赖,想戒都难。   资本家们看准了穷人没太多选择,一个劲生产这些便宜又容易上瘾的食品,赚得盆满钵满,完全不管这些食物对健康的伤害。   更让人头疼的是这会形成恶性循环,穷人吃着廉价的加工食品,体重越来越重,慢慢患上糖尿病、高血压这些慢性病。   美国的医疗费用高得吓人,他们根本负担不起治疗费用,身体只会越来越差。   身体不好就更难胜任好工作,收入上不去,只能继续吃便宜的垃圾食品,陷入死循环。   社会上还有人不分青红皂白给他们贴标签,说他们懒惰、不自律,可没人想想,他们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根本没多余的精力去管健康。   在美国,身材早就不只是个人形象问题了,而是社会资源分配的直接体现。   以前物质匮乏的时候,胖是富足的象征,现在不一样了,在美国,瘦和健康才是需要财富支撑的特权。   健康从来不是靠嘴上说说的自律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实实在在的社会资源托底。   当一个社会的健康与否和收入直接挂钩时,该反思的从来不是那些挣扎求生的人。

0 阅读:113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87

用户10xxx87

2
2025-10-18 02:14

可以去美国租地种蔬菜吗,

论史家

论史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