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第一夫人才是真冤!生过三个孩子的布丽吉特,如今得翻出几十年前的怀孕记录、育儿老照片,甚至找科学证据,就为了证明自己是女人。 这场闹剧得从2017年说起,马克龙刚当选总统,社交媒体上就悄悄冒出来一些奇怪的说法,说布丽吉特不是真女人。 这些话一开始没掀起太大波澜,直到2021年底,法国一本极右翼杂志先抛出模糊的爆料,暗示她的身份有问题。 没过几天,一个自称“独立记者”的人和一个“灵媒”合作,在YouTube上发了个四小时的长视频,把零散的传言拼凑成了完整的阴谋论。 他们说布丽吉特根本不存在,是她哥哥让-米歇尔变性后顶替的身份,还把这说成是“国家级骗局”。 分析的“证据”更是离谱,一会儿说民事记录有矛盾,一会儿拿老照片里的耳朵角度、站姿说事儿,连怀孕时穿的裙子款式都成了他们嘴里的“疑点”。 视频下架前已经传得很广,后来美国一个叫坎迪斯·欧文斯的右翼网红又把这事儿搅大了。 她有几百万粉丝,敢用自己的职业声誉担保说法是真的,还做了个系列播客,专门讲所谓的“布丽吉特真相”。 为了赚流量,她甚至搞出印着嘲讽文字的T恤、马克杯之类的周边卖钱。 在她的推波助澜下,谣言从法国极右翼的小圈子跑到了英美舆论场,连QAnon那些搞阴谋论的群体都掺和进来讨论。 相关的话题标签还登上过法国的热搜,各种离谱的变体越来越多,有人说她的孩子不是亲生的,有人说她是冷战时期的秘密实验对象。 更荒唐的还有说她是马克龙父亲的,这些话在TikTok上剪来剪去,不少视频都有百万级的观看量。 布丽吉特一开始可能想忍忍就过去了,可谣言越传越过分,最后只能走到法庭上。 2024年9月,巴黎的初审法院判了那两个发视频的人诽谤成立,要赔给布丽吉特一笔钱。 没想到今年7月上诉法院又改了判,说那些话不算诽谤,理由居然沾着点“言论自由”的边。 这一下彻底没退路了,布丽吉特只能接着向最高法院上诉,同时还得跨海去美国起诉坎迪斯·欧文斯。 美国的法律对公众人物被诽谤的案子要求更严,得证明对方是故意撒谎,所以她才不得不把压箱底的私人物品都拿出来当证据。 马克龙这两年也忍不住站出来说话,怒斥这些说法是疯子编的剧本,说这些虚假信息严重打扰了私人生活,就是典型的网络攻击。 布丽吉特的家人也受了牵连,她的继女说听到这些话都对社会感到担忧,弟弟因为被造谣也一起卷入了诉讼。 法新社、法国24小时新闻台这些权威媒体都明着说这就是网络虚假信息,是政治阴谋论,还扒出了那些造谣者的极右翼背景,说白了就是借这事煽动对精英阶层的敌意,可根本没用。 社交平台上举报了十万多次,平台都以“涉及公众人物讨论”为由拖着不处理,直到打官司才象征性地限流,伤害早就造成了。 说穿了,这事儿根本不是什么“追寻真相”,就是有人借着阴谋论搞事。 当时法国刚经历过黄背心运动,疫情封锁和通胀又让不少人心里有气,对政府和精英阶层的敌意本来就重,这些造谣的正好抓住了这种情绪。 坎迪斯·欧文斯背后还有极右翼组织支持,她丈夫以前管过的社交平台就是靠传阴谋论出名的,他们这套玩法很熟,先用看似轻松的八卦吸引眼球,再悄悄把极端思想灌输给普通人。 更让人无奈的是法律和平台的缺位,上诉法院拿言论自由当挡箭牌,社交平台看着谣言传播不管不顾,等于给这些造谣的开了绿灯。 一个72岁的老人,一辈子好好生活,当了第一夫人反而要被迫公开隐私自证性别,这本身就是件很悲哀的事。 那些造谣的人根本不在乎真相,他们要的就是流量,是把水搅浑,是借着攻击一个人来煽动更多不满情绪。 而最让人难受的是,居然真的有那么多人愿意相信这些离谱的说法,愿意跟着传播、跟着嘲讽。 这场闹剧里,没有赢家,布丽吉特就算最后打赢了官司,那些被公开的隐私、被伤害的情绪也回不去了。 今天是布丽吉特,明天可能就会是另一个普通人,真相在流量面前好像越来越不值钱,可越是这样,越得有人站出来对抗这些谎言。
和美国人交往,最好少用成语。这不,美国财长贝森特最近情绪失控,猛烈抨击中国代表的
【106评论】【25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