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韩企掏出215万亿“援美”,被中国商务部直接拉黑 1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韩华海洋株式会社的5家美国子公司发起反制,措施只有一条:禁止中国的公司和个人,与这些公司展开交易和合作。一言以蔽之,这些公司被我们彻底“拉黑”。 刚看到公告的时候不少人还纳闷,怎么突然对韩企的美国子公司动手了?再一看时间点就全明白了——美东时间当天,美国刚正式实施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的301调查最终措施,明摆着是借着“调查”的名头搞贸易限制,这事儿本身就违反了国际法和多边经贸规则,直接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而韩华海洋的这几家美国子公司,在里头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他们不光没有保持中立,反而主动协助、支持美国搞这场针对中国的调查,等于是帮着美方拿“刀子”递“弹药”。 更让人咋舌的是,这家韩企之前还掏出215万亿韩元砸向美国市场,要么给子公司注资扩产,要么配合美方搭建供应链壁垒,这哪是什么正常投资,分明是借着中美贸易战的当口“援美”站队。 要知道,中国可是全球造船和海事物流领域的重要市场,不管是船舶用的钢材、配套设备,还是远洋运输的合作项目,规模都大得吓人。韩华海洋的美国子公司以前常借着技术合作的名义从中国采购零部件,或者跟中国物流企业联手做跨洋运输,现在被拉黑,等于直接切断了他们跟中国市场的所有联系。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几家子公司吗?可懂行的都清楚,韩华海洋在全球造船业排得上号,它的美国子公司负责北美市场的海事工程和物流对接,中国企业手里的不少远洋船舶维护、港口建设项目,以前都可能跟他们有交集。现在我们一声令下禁止合作,这些子公司手里的订单得立马黄一批,后续的供应链更是断了线。 其实我们这步棋也是被逼出来的。之前美国搞贸易限制,总有些企业想浑水摸鱼,要么帮着美方搜集中国企业的数据,要么借着第三国身份规避制裁,韩华海洋的子公司就是踩了这条红线。 而且我们的反制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完全是依照《反外国制裁法》来的,程序合法合规,就是要明确告诉那些想帮着美方搞事的企业:别以为躲在背后就能没事,触碰中国的核心利益,就得付出代价。 韩华海洋这回显然是打错了算盘。它大概觉得砸钱“援美”就能抱紧美国市场的大腿,可忘了中国市场对它的重要性——中国每年的新船订单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海事物流需求更是撑起了不少国际企业的业绩。 现在被我们拉黑,不光美国子公司受影响,母公司想跟中国企业搞技术合作、零部件采购也得受牵连,这笔账算下来亏大了。 更有意思的是,其他韩企大多在中美贸易战里保持谨慎,要么专注于正常贸易,要么尽量不掺和地缘博弈,唯独韩华海洋急着跳出来站队。这一下可好,不仅没捞到好处,反而把自己的路走窄了。商务部发言人也说了,就是要敦促美方和相关企业纠正错误做法,别再损害我们利益。 说到底,贸易战里搞“选边站”本来就不聪明,还主动帮着一方打压另一方,更是犯了大忌。我们的反制不是针对韩企本身,而是精准打击那些协助美方搞不公平限制的具体实体,既守住了自身利益,也给其他想动歪心思的企业提了个醒:国际法和市场规则不是摆设,想借着贸易战渔利,迟早得栽跟头。 韩华海洋这波教训,估计能让不少企业看清现实——在全球化的今天,跟中国市场对着干,从来都没有好结果。
美国一惯自己惯了,想打谁就打谁,想制裁谁就制裁谁。在被中国商务部一连串的痛打后,
【20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