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和英国居然“撞脸”了!这俩“长得一样”的地方,究竟藏着多少有意思的事儿? 把陕西的地图和英国地图摆一块儿,你会吓一跳:这俩形状几乎一模一样,面积也差不多——陕西20.6万平方公里,英国本土20.9万,就差了3000平方公里。更巧的是,这两块地方的“脾气”“家底”,甚至生活习惯,都能对上号,又各有各的味儿。 一、北边都是高地,日子过得不一样 陕西北边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看着苍凉,却是老祖宗的根。3万年前就有人在这儿住,黄帝、大禹都在这儿留下过脚印。现在坡上随便捡块陶片,可能就是几千年前仰韶人的饭碗。当地人爱唱信天游,调子敞亮,裹着这片土的劲儿。 英国北边是苏格兰高地,以前也是荒山野岭,部落扎堆。后来英国政府管得严,好多人跑去北美讨生活。现在这儿的格子裙、风笛成了招牌,跟黄土高原的信天游一样,越土越成了宝贝。 二、地标不一样,都装着自己的日子 陕西西安有钟楼、大雁塔。钟楼是明朝盖的,底下的骡马市,唐朝时就是卖丝绸的“西市”,骆驼队从这儿出发,把中国货卖到中亚。大雁塔是玄奘译佛经的地方,现在塔砖缝里还能看到唐朝的佛经刻字。如今钟楼旁边的回民街,泡馍味儿飘得满街都是,千年的烟火气就没断过。 英国伦敦有大本钟,是1850年代建的,那会儿正是工业革命,这口钟是当时的“高科技”,13吨重,每15分钟响一次,成了伦敦的“心跳”。二战时被炸坏了表盘,也没停过报时,现在成了英国的招牌。就是跟大雁塔比,少了点千年的厚重,多了点近代的利索。 三、家底差不多,过法差得远 陕西和英国都有煤、石油、天然气。陕西榆林的煤能供大半个中国,长庆油田的气通到北京家里;英国北海的油以前是欧洲的“能源钱包”,威尔士的煤撑起过工业革命。 但日子过法不一样:陕西人把面揉成肉夹馍,塞满腊汁肉,咬一口全是实在;英国人把面包夹牛肉做成汉堡,图的是快。陕西的陕北、关中、陕南互相逗:陕北说关中太懒,关中笑陕南像南方人;英国的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也掐:苏格兰要独立,威尔士想自己说了算——就像兄弟拌嘴,吵归吵,日子还得一起过。 四、连邻居和外号都能对上 陕西邻居是河南,英国邻居是荷兰,连名字念着都像。外号更巧:陕西有“大唐不夜城”,是长安当年的热闹,晚上灯不灭、买卖不停;英国以前叫“日不落帝国”,殖民地绕地球一圈。现在不夜城成了西安景点,游人穿着唐装拍照;日不落早没了,英国的动静更多是议会里吵架。 这俩长得一样的地方,像一对远房亲戚:陕西是土里长出来的,把历史揉进了吃饭、唱歌里;英国是海上闯出来的,把现代刻在了钟和工厂里。肉夹馍变不成汉堡,大雁塔也成不了大本钟,可就是这些不一样,才让这两块“撞脸”的地方,都活得有自己的味儿。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陕西和英国如此“撞脸”,是不是太巧了呀?欢迎评论区留言,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陕西出土一墓志,揭露了1320年前武则天的兽行,史书果然没有骗人。1995年,西
【10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