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说他俩征信放现在,连个充电宝都借不到了。 孙策和周瑜这对好兄弟,当年为了换兵马,把传国玉玺都押给袁术了。周瑜刚开始还装模作样:“哥,这玉玺要是给了,回头人家不还咋办?”孙策直接挑明:“要是我不还他兵马呢?”俩人心照不宣一合计,得,就这么干! 现在看这事儿特有意思——传国玉玺多金贵啊,“得玉玺者得天下”的说法传了几百年,但在他俩眼里,就是块能换资源的“敲门砖”。玉玺再值钱,没兵马守着也是白搭;兵马在手,才能打下江东基业。就跟现在有人贷款买设备创业似的,谁真惦记着“按时还贷”?要的是设备能生钱的本事。 俩人心眼儿透亮着呢,明面上互相试探,其实都打着“用死物换活资源”的算盘。这哪是“套路”,分明是务实的战略眼光。历史上成大事的,不就讲究个“物尽其用”吗?玉玺再珍贵,攥手里不转化成实力,跟块破石头有啥区别?

一意
孙策借兵时没有和周瑜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