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毛主席亲自为吴石等烈士题写的诗词,其实就在北京海淀西山国家森林

名城探寻 2025-10-11 07:55:29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毛主席亲自为吴石等烈士题写的诗词,其实就在北京海淀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无名英雄广场里面 ​广场内分别有:吴石、聂曦、陈宝仓和朱枫,这四名烈士的墓及雕像 这座广场是2013年专门为纪念上世纪五十年代牺牲于台湾的隐蔽战线英雄修建的,也是全国唯一以隐蔽战线为主题的纪念广场。毛主席题写的“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 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就镌刻在这里,字句里藏着对烈士们潜伏虎穴、追寻光明的敬意。这不是普通的题诗,是对1949年那场跨越海峡的秘密情报战的无声注解,更是对四位烈士用生命践行信仰的最高褒奖。 吴石的名字背后,是一位“军中状元”的决绝转身。1894年生于福建螺洲的他,先后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于保定军校、日本陆军大学,抗战时因精准预判日军动向被蒋介石倚重,每周必受召见咨询。可国民党内部的派系倾轧与腐败堕落,让他发出“国民党不亡是无天理”的喟叹。 1947年经好友何遂介绍与我党建立联系后,他利用国防部史料局任职之便,多次传递核心情报。 淮海战役前,他促成好友吴仲禧获取“徐州剿总”兵力部署;渡江战役前,他亲手送出标有团级番号的长江江防图,这些情报直接影响了战局走向。 1949年奉调台湾任参谋次长时,他临行前还将298箱绝密档案完好交予解放军,代号“密使一号”的潜伏就此开始。 朱枫的选择里,藏着江南女子的刚毅。1905年出生于浙江镇海名门的她,1937年投身抗日救亡,变卖家产资助革命出版事业,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沪港两地周旋于敌营高层。 1949年11月,本可回内地与亲人团聚的她,接到赴台联络吴石的任务,毅然登上开往基隆的海轮。以探望女儿为掩护,她与吴石秘密会晤七次,将《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等情报制成微缩胶卷送出。 毛主席看到这些标注着敌军兵力、装备的情报时,特意嘱咐要为他们记功,只是这份嘉奖终究没能送到烈士手中。 陈宝仓的转变,见证着旧式军官的觉醒。河北遵化出身的他毕业于保定军校,抗战时历任第八集团军参谋长、第四战区代理参谋长,参与指挥德安大捷与桂南会战,还曾代表中国参加日本受降仪式。 与共产党人的长期接触让他认同抗日主张,1948年加入民革后,他主动赴台担任国防部中将高参,利用职务之便手绘敌军防御工事图,通过吴石传递给党组织。 被捕后,敌人施尽酷刑,他始终以工作往来搪塞,绝笔信里只留下“死后即用火葬”的平静嘱托,骨灰后来被友人冒险偷渡带回香港时,还是潮湿的。 聂曦的牺牲,是忠诚副官的必然归宿。 这位33岁的福建青年作为吴石的贴身副官,早已看透上司的信仰选择,主动参与情报传递。朱枫赴台后,他负责联络接应;危急时刻,他协助吴石安排撤离。 蔡孝乾叛变后,特务从记事本上的“吴次长”锁定目标,聂曦本可置身事外,却始终坚守岗位,直至与吴石一同被捕。临刑前,这位年轻军官面露微笑,毫无惧色,用生命践行了对信仰的承诺。 1950年2月,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叛变,供出千余名地下工作者名单,灾难瞬间降临。吴石为帮朱枫撤离,冒险签发《特别通行证》,这份文件最终成为“罪证”。 朱枫在舟山被捕后,咬碎金手镯吞服自杀未果,遭受四月酷刑仍坚贞不屈。 6月10日台北马场町刑场,吴石吟诵“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的绝笔诗,朱枫高喊“共产党万岁”,四人相继倒在血泊中。这场浩劫里,1500名赴台潜伏者中有1100人牺牲,他们的名字大多没能留下。 直到2013年广场落成,这些“无名英雄”才真正迎来公开的祭奠。吴石1973年被追认为烈士,朱枫1951年获颁烈士证书,陈宝仓1952年收到毛主席签署的纪念证,聂曦的事迹随档案解密为人熟知。他们的雕像在西山矗立,背后是“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的铭文,这是对隐蔽战线英雄最贴切的注解。 信仰从不是空洞的口号,是吴石放弃高官厚禄的抉择,是朱枫告别亲人的决绝,是陈宝仓跨越阵营的觉醒,是聂曦生死相随的忠诚。他们用沉默的牺牲铺就了光明之路,名字或许曾被隐藏,精神却永远照亮后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名城探寻

名城探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