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8岁的女兵谢楠刚立了三等功,本该前途光明,谁知在战友的追悼会上,她

自由的吹海风 2025-10-11 07:33:43

1984年,18岁的女兵谢楠刚立了三等功,本该前途光明,谁知在战友的追悼会上,她竟突然鸣枪被军队开除,因为她欠了牺牲的战友五块钱。 这背后,是一段沉重到足以改变一生的约定。 那一年,南疆战火纷飞,出身军人世家的谢楠主动参战,在后方医院做一名卫生员。 她在这里认识了17岁的赵勇,一个和她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小老乡。 赵勇很腼腆,他把谢楠当成亲姐姐,有什么心事都愿意和她说。 即将上前线的前一晚,赵勇找到了谢楠,有些不好意思地挠着头,提出了一个请求。 他想借15块钱,给远方的父母买一台收音机。 他说,这样,等他立功上了广播,爹娘就能第一时间听到了。 在那个年代,15块钱是一名士兵几个月的津贴,不是一笔小数目。 谢楠当时犹豫了一下,她从口袋里掏出钱,数了数,先给了赵勇10块。 她对赵勇说:“弟弟,姐姐手头也紧,这10块你先拿去,剩下的5块,等下个月发了津贴我一定给你。” 赵勇拿着10块钱,高兴地敬了个军礼,转身奔赴了前线。 然而,这句“下个月再给”,成了一句没有机会兑现的承诺。 赵勇再也没能回来。 几天后,他的名字出现在了牺牲人员的名单上。 战争结束后,部队在麻粟坡烈士陵园为牺牲的战士们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当谢楠站在赵勇的墓碑前,那个年轻、鲜活的面容仿佛就在眼前,耳边回响着他对收音机的期盼。 一股巨大的悲痛和悔恨瞬间击垮了她。 她觉得,是自己那未兑现的5块钱,让一个英雄最后的愿望落了空。 情绪彻底失控的谢楠,拔出随身的手枪,朝着天空连开数枪,枪声在陵园上空回荡,那是为一个年轻生命送行的悲鸣。 在纪律严明的军队,尤其是在烈士陵园这样的庄严场合,鸣枪是极其严重的违纪行为。 尽管战友们都理解她的悲痛,但军法无情,谢楠因这一举动,被开除了军籍,遣送回了原籍。 那一年,她的军旅生涯和所有荣誉,都随着那几声枪响戛然而止。 离开部队后,谢楠回到了地方,读书、工作,成家立业,成了一名成功的白领。 时间过去了二十年,她的生活看似早已重回正轨,但那个17岁的身影和那5块钱的亏欠,像一根刺,深深扎在她心里。 终于有一天,她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 她辞去了优渥的工作,带着家人,离开了熟悉的城市,回到了那个让她心碎的地方——云南麻粟坡。 她在烈士陵园旁,开了一家小小的茶馆。 这家茶馆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所有前来祭奠的烈士家属,喝茶休息,一律免费。 她想用这种方式,替那些长眠于此的战友们,尽一份孝心,也为自己的内心寻找一份安宁。 她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帮助那些生活有困难的烈士家庭,并将自己的儿子也送进了军营,特意嘱咐部队,要把他分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 谢楠用后半生的时间,去偿还那笔永远还不清的“五块钱”。她守护着陵园里的每一位英灵,也守护着自己那份沉甸甸的承诺。 【消息源自:《凤凰卫视:高山下的花环》2015-04-08 凤凰网】

0 阅读:3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