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口志文是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他因发现调节性T细胞(Treg)而获奖,其科研生涯充满传奇色彩,他原来是一个文科生,不但退学还自费:
- 从哲学到免疫学的转变:
坂口志文出生于哲学世家,父亲是京都学派哲学家,童年时他更偏爱富有人文气息的学科。在京都大学就读期间,一场关于免疫学“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讲座,让他仿佛看到了哲学的身影,从此开启了免疫学研究之旅。
- 退学成为“无薪”研究生:
1976年从京都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坂口志文选择读研。但做病理实验期间,他一度觉得无趣。此时,爱知县癌症中心西冢泰章教授团队的论文显示,切除小鼠胸腺后,实验鼠出现多组织炎症。这引发了他的兴趣,于是在1977年,他从京都大学研究生院退学,加入爱知县癌症中心,成为一名“无薪”研究生,师从西冢泰章教授。
- 坚持小众研究方向:20世纪80年代,负向免疫调控功能的T细胞是非常小众的研究方向,当时学界主流观念认为一些特殊抗原可诱导T细胞变成抑制性T细胞,表达I-J表型,发挥免疫抑制功能,但坂口志文不认可。他坚信机体天生存在负向调控免疫的细胞,即便当时研究未获广泛认可,他仍坚持自己的假设,最终在1995年发现了调节性T细胞。
- 20年“开花”的研究种子:
坂口志文曾笑谈称,他20岁那年因讲座种下的研究种子,在40岁的时候才开出了花。从1977年他产生相关研究想法,到1995年发现调节性T细胞,再到2003年补全调节性T细胞证据链中最后一块关键拼图,整个过程将近20年。
- 低调的办公室:
坂口志文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他的办公室里没有奖状,没有照片,只有几十个笔记本和上百只实验鼠。他认为“研究者的荣誉,不是别人给的,而是时间留下的”。在获得诺贝尔奖后,记者问他获奖后想做什么,他笑着说“回去继续实验。还没做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