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26日下午,中央就重庆直辖管辖方案在李鹏办公室展开讨论。当时,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省长宋宝瑞提出大方案,建议把广安、南充、达川纳入重庆直辖市范围。 谢世杰出生于1934年9月的重庆梁平,1951年9月参加工作,195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西南农学院土壤肥料专业毕业后,在西康省农林厅当干部,后来在四川省内一步步升迁,当过县委书记、地委书记。1986年他担任四川省副省长和省委副书记,处理过不少地方事务。1993年3月到2000年1月,他是四川省委书记,期间参与多项省级决策,推动地方发展。1998年1月到2003年1月,他还担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他的职业从农业起步,逐步到高层领导。 宋宝瑞1937年12月生于北京顺义,195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9月参加工作。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冶金系焊接材料及设备专业,有研究生学历,早年在自贡中国焊条厂当技术员、副厂长、总工程师和焊接材料研究所所长。1982年任四川省自贡中国焊接材料制造公司经理。1983年7月到1986年9月,他是自贡市委副书记和市长,负责城市行政。1989年起任四川省委副书记,1996年到1999年担任四川省长,参与省级经济规划。他的路径从技术岗位转到行政领导。 李鹏1928年10月出生在四川成都,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3月参加工作。他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水力发电系,有大学学历,是高级工程师。早年出身革命家庭,1939年下半年到1940年上半年在重庆育才学校社会科学组学习。1948年后从事电力行业,逐步升任领导职务。1983年起任国务院副总理,1988年到1998年担任国务院总理,推动多项国家工程,包括三峡工程决策和重庆直辖推进。他的经历覆盖电力管理和高层政务。 重庆作为长江上游重要城市,历史从战国时期开始,当时秦国灭巴国后在江州建城池,奠定基础。南宋时恭王赵惇将恭州改名重庆府,意思是双重喜庆,从此得名。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云贵川三省交界,自古是西南军事重镇。新中国成立后,重庆经历两次直辖和回归省辖变化。建国初由西南大区直辖,与云南贵州平级。1953年大行政区撤销后改中央直辖,一年后划入四川省,成为省辖市,但仍是省内最大城市。 改革开放后,重庆凭地理位置在国家经济计划中占重要地位。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重庆成首批计划单列市,显示其战略重要性。三峡工程构想早从毛泽东时代出现,但因原因搁置。改革开放后重启论证,1984年2月中南海会议讨论工程和移民,成立三峡工程筹备领导小组,准备建省级待遇的三峡特别行政区。1985年1月邓小平出席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仪式后,李鹏汇报三峡进度,邓小平提出把四川分为两个省,一个以重庆为中心,一个以成都为中心,这被视为重庆直辖最初构想。 1992年全国人大通过兴建三峡工程决议,两年后动工。随着工程推进,库区百万移民安置问题突出。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庆作为三峡经济区中心,重要性凸显,直辖提上日程。除了四川省幅员辽阔人口过亿管理难,还有三峡建设和中西部开发需要。重庆直辖能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1994年国家最高领导人视察重庆,表示努力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1995年3月李鹏赴重庆和三峡库区考察,与当地领导讨论四川一分为二和重庆直辖方案。这些前期研究为基础,1996年6月26日中央在李鹏办公室讨论重庆直辖管辖方案。 1996年6月26日下午,会议回顾重庆直辖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成果。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和省长宋宝瑞提出大方案,建议将广安、南充、达川纳入重庆直辖市范围,构建更大行政区。这一提议引发热烈讨论,有人支持,认为提供更广发展空间;有人谨慎,担忧过大区域管理难题。李鹏主持会议,听取各方意见,提出问题引导务实发展。经过讨论和权衡,会议倾向采纳第四套方案,将万县、涪陵、黔江三个地区划入重庆。这一方案保证足够发展空间和人口规模,与三峡库区管理需求符合,管理半径合理。第一套方案只重庆市区,第二套加涪陵,第三套加万县和涪陵,第四套加万县、涪陵、黔江。李鹏认为大方案小马拉大车,贫困县太多人口过多不合适。 1997年2月27日,李鹏向全国人大提交设立重庆直辖市议案,指出三大目的:发挥重庆经济中心作用,推动长江上游发展,解决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移民问题。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决定。重庆直辖后,完成三峡移民、国企改革、农村扶贫、环境保护四大任务。经济发展从1997年GDP1509.75亿元,到2017年突破两万亿元。2011年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开通,重庆成中欧陆上贸易枢纽。四川省失去重庆后,集中发展成都,跻身全国城市GDP前十,形成川渝双城驱动格局。重庆直辖经验表明,行政区划调整服务国家战略,尊重历史现实条件,寻求科学解决方案。
1996年6月26日下午,中央就重庆直辖管辖方案在李鹏办公室展开讨论。当时,四川
陈砚之
2025-10-08 00:47:58
0
阅读: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