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役上将布莱尔:如果中国觉得可以在几天时间内占领台湾,并将既成事实呈现在国际社会面前,那将是极其错误且愚蠢的判断。蔡正元回怼道:首先我们不需要国际社会承认,因为台湾统一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既然是内政,需要你们承认嘛?真的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先不谈政治,把这件事放到沙盘上推一遍会发现,从第一步开始就并不轻松。想渡海,首先要过台湾海峡,这片海宽达一百八十公里,可不是随便就能横过去的水道。 一年里大部分时间天气都给你添堵,冬天有东北季风,夏天又是台风和雨季。一旦遇上坏天气,浪高得船像在云里飘,士兵趴在甲板上晕得够呛,更别提还得运送成千上万人的兵力和装备。 算下来,真正适合大规模渡海的好日子,可能一年也就两三个月,而且窗口期一旦错过,所有准备就得重新来过。 就算天气帮忙,舰队挺进到西海岸也并非平坦的欢迎地。地图上看着开阔,踩上去才知道,这片滩涂像泥沼,重型车辆一陷就出不来。 早有人在这里挖好战壕建好碉堡,把火力口对准这些必经的登陆点。任何冲锋都得在这种狭窄的通道里硬顶上去,付出的代价会让人心惊。 模拟推演的结果也很直白,第一批冲上岸的部队可能就要掉一半的兵力,这还只是开始。 抢滩成功也不意味着可以一路推进。中央山脉几乎把整个台湾腰斩成两半,山路窄得只能一辆车慢慢挪。 桥梁被炸毁后,补给断在半路,粮食、弹药全卡在山外。防守方可以藏在洞里,打一阵就换地方,让进攻方不停应对,时间和精力都被拖垮。 如果真能扛到城市门口,那才是真正的硬骨头。台北这样的地方,人口密到每条街都成了障碍,楼房和小巷像无数个包围圈,一进入就是巷战,每一栋楼都要清理,每一条路都可能有伏击。 城市的水电一旦中断,不只是当地人受影响,进攻方的后勤也会变得更加难熬。守军利用城市和地下通道,能让战斗延续得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久。 关键是,这些一道道关卡在纸上看还只是冷冰冰的数据,放到实际行动中,就变成了消磨耐心和兵力的巨坑。 布莱尔的意思很明显,不是说不能打,而是说别低估台湾的复杂条件,几天就想收尾的想法根本不现实。 蔡正元的说法则把话拉回到另一个层面,这是中国自己的事,解决的方式和节奏由自己来定,不该被外人的时钟限制。 这场讨论看似是两个人的观点碰撞,其实让人看到了更宽的背景台湾问题没有捷径,既受地形天气的制约,也牵动着政治和民生。
美国智库建议台湾当局采购2000枚鱼叉导弹,总价值120多亿美元!而据称中国出售
【26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