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国议员在听取美国驻华大使珀杜的闭门简报后表示,中国短期内不会恢复购买美国

山河又月明 2025-10-06 11:53:39

外媒:美国议员在听取美国驻华大使珀杜的闭门简报后表示,中国短期内不会恢复购买美国农产品。 美国议员从珀杜的闭门简报里得出中国短期内不恢复购买美国农产品的结论,核心症结确实卡在关税这道坎上,毕竟市场从来都是用脚投票,没人愿意平白无故多花冤枉钱。美国先单方面挥舞关税大棒,中国的反制措施自然紧随其后,这一下直接戳中了美国农产品的命门——价格优势彻底没了。 就说大家最熟悉的大豆,这可是中美农产品贸易里的重头戏。原本美国大豆还有点基础优势,基础价比巴西大豆足足低40美元/吨,换成人民币就是280块,可34%的关税一加上,成本立马飙到509美元/吨。反观巴西大豆,到岸价稳稳停在420美元/吨,每吨差出近千元人民币。 2025年1-8月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中国累计进口大豆7331.2万吨,巴西一家就占了74.6%,6月份更是达到86.6%的垄断级占比,美国的份额则跌到了极低水平,年初那阵子甚至出现过中国对美大豆采购订单归零的情况,要知道2017年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占比还高达46%,短短几年就被甩到了后面。 中粮集团2025年初干脆直接和阿根廷路易达孚分公司签了130万吨的大豆采购协议,用人民币结算,价格还比国际均价低5%,这批货从布宜诺斯艾利斯港运到山东日照港,全程没美国资本插手,看得出来市场用订单投票的态度有多明确。 不止大豆,牛肉市场的变化更直观。关税生效前,美国对华牛肉出口能做到月均1.25亿美元,结果关税一加,直接跌到了810万美元的月销量,后来勉强回升也才950万美元。北京有家美式烤肉店老板说得实在,顾客吃不出美国和澳洲牛肉的差别,但掏钱时肯定选便宜的。 加税后美国牛肉比澳洲同档次产品贵了40%,澳大利亚的谷饲牛肉大理石花纹评级能到4-5级,价格还低15%-20%,悉尼港出发的货3天就能进中国超市冷柜,清关物流一套流程行云流水。京东超市干脆和澳大利亚Coles集团签了战略合作,每月固定买5000吨澳洲牛肉,冷链运输72小时就能送到消费者手上,主播在直播间里都直接吆喝“和美国牛排一个味儿,便宜30%”,美国牛肉就这样慢慢丢了话语权。 玉米、小麦这些谷物也没逃过关税的影响,中国对美国玉米加征了15%的关税,直接让美国玉米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 威斯康星州的农场主道格·雷伯特深有体会,他种的大豆价格从每蒲式耳13到15美元跌到9美元,4000英亩的农场一年就少赚40万美元,一台带GPS的拖拉机要65万美元,油费、种子、化肥还一个劲涨价,运营压力大到喘不过气。 巴伦县的坦纳·约翰逊更惨,大豆价格砍了一半,只能被迫转做小众市场。威斯康星大学的教授算过账,该州大豆产业年收入约13亿美元,关税政策每年要让这里损失超1亿美元,94%的家庭农场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美国政府想靠补贴救场,可这根本解决不了核心问题。2025年美国联邦政府预计给农民发400多亿美元补贴,这已经是1933年以来的第二高纪录,比特朗普首个任期的230亿美元补贴还高。但补贴终究是输血,挡不住市场流失的大势。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牛肉期货价格从每磅1.2美元涨到1.8美元,创了历史新高,纽约的连锁快餐店都只能把150克的肉饼缩到130克,美国农业部自己都预测2025年美国牛肉产量要降2.8%,出口量减8.8%。 更麻烦的是,供应链一旦转了向就很难回头,中国早就构建了“南美当主力+澳洲补空缺+欧洲来帮忙”的采购体系,巴西牛肉在华占比从46.6%提到52%,阿根廷涨了20.7%,连欧盟牛肉都挤了进来。2024年中国大豆进口来源比例变成52:18:22,巴西、阿根廷、美国的格局比2017年均衡多了,这种布局直接规避了单一来源国的风险。 港口的数据更能说明供应链的重构已成定局。舟山港2025年4月单月就卸载了70万吨巴西大豆,创下历史新高,这还是在中国优化对巴港口投资、把运输成本降低20%之后的常态。 青岛港和日照港也忙得脚不沾地,9月份刚接卸完6.2万吨阿根廷大豆,紧接着130万吨的新订单又到港了。反观美国农产品,就算想通过其他渠道曲线进入中国市场都难,中国对进口大豆的基因标准有明确要求,美国产的转基因品种连技术门槛都跨不过去。 说到底,贸易战没有赢家,尤其是用关税折腾农产品这种民生商品。美国农民亏了钱,中国消费者和企业选了更划算的替代品,倒是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闷声发了大财。 2025年上半年巴西大豆对华出口额就达190亿美元,占其全球出口总额的75.2%,阿根廷也计划把对华大豆出口量提升到500万吨,增长40%。在这种局面下,只要关税的根子还在,美国农产品的价格劣势就改不了,中国自然不会轻易回头采购,毕竟市场规律从来不是政治口号能左右的,花最少的钱买到同等质量的商品,这才是最实在的选择。

0 阅读:2

猜你喜欢

山河又月明

山河又月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