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星空 易中天曹操大粉洗脑包【《三国的星空》的票房尴尬证明:用饭圈思维来写的历史大片注定无法大卖】新之:《三国的星空》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大多数观众是惊喜和期待的,毕竟谁不想看到在整个中国历史向文艺作品中第一档的三国群英,借助当今的动画技术“复活”在大荧幕上。
但看到电影正片之后,我发现自己还是草率了。《三国的星空》并非预料中的众英雄“群星拱月”围绕男主曹操,这个“星空”只是曹操的“星汉灿烂、洪波涌起”而已——真真是,“天下英雄,唯操耳”。
在易中天创作的这个版本的故事里,把“粉丝思维”演绎到了极致——大粉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凡是人气很高,有可能分散观众对于曹操注意力的,统统不让上场。
凡是自带剧情有可能和本作中的曹操“撞人设”的,统统消失让路。
凡是和曹操“大汉忠臣”站位冲突太大的,统统变为反面角色。凡是有可能减损曹操“忠厚之人”角色形象的历史记载,统统略过不提。
以上种种“艺术化改编”操作,也许会让一些比较原教旨主义的历史爱好者“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但对于我这样一个比较“easy”的历史爱好者来说,虽然吐槽欲满满,但我并不会给这部电影打低分。相反,这是一部让我回味很久、带着槽点也要向朋友热情推荐的电影。
当然,《三国的星空》上映三天票房却不足5000万的惨淡现状也用市场的残酷现实告诉后来人:用饭圈思维来写历史大片注定无法“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