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放纵餐”变生死劫:男子胡吃海塞7天后,被送进EICU抢救 “就放假7天,先吃爽了再说!”这是很多人假期的饮食宣言,可对32岁的陈先生来说,这句“口头禅”差点让他丢了命——连续一周的胡吃海塞后,他因急性重症胰腺炎被紧急送进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上了呼吸机,靠血液净化维持生命,至今仍未脱离危险。 陈先生平时工作忙碌,饮食还算规律,唯独对“假期聚餐”格外执着。今年国庆假期,他从第一天起就开启了“狂吃模式”:早餐是油条、油饼配两碗胡辣汤,上午加餐薯片、坚果;午餐要么是火锅、烧烤,要么是重油重盐的家常菜,顿顿离不开红烧肉、糖醋排骨;晚餐更夸张,和朋友撸串喝啤酒到深夜,中途还得加几串腰子、几盘烤五花;睡前再塞点蛋糕、奶茶当“夜宵”。 “每天都吃到撑得走不动路,胃里胀得难受,就以为是吃多了不消化,嚼几片健胃消食片接着吃。”陈先生的家人回忆,直到假期第六天晚上,他突然开始剧烈腹痛,像有把刀在肚子里搅,额头直冒冷汗,还伴着恶心呕吐。起初他硬撑着说“没事,吐完就好”,可半小时后,腹痛不仅没缓解,反而疼得他蜷缩在床,意识都开始模糊。 家人赶紧拨打120,送医后检查结果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血糖飙升至20mmol/L(正常空腹值3.9-6.1mmol/L),血淀粉酶超出正常值10倍,胰腺肿大伴渗出,出现严重的腹腔感染,已引发多器官功能损伤,确诊为急性重症胰腺炎,必须立刻转入EICU抢救。 “假期是急性胰腺炎的高发期,像陈先生这样的患者,我们每天能接诊2-3例。”接诊医生无奈地说,这类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短期内大量摄入高油、高糖、高脂食物,还频繁饮酒。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当人暴饮暴食时,胰腺会分泌大量胰液,若胰管无法及时排出,胰液就会“自我消化”胰腺组织,引发炎症;严重时会导致胰腺坏死,毒素进入血液,诱发休克、呼吸衰竭、肾衰竭等致命并发症,死亡率高达30%以上。 在EICU里,陈先生插着呼吸机、胃管、尿管,身上连接着各种监测仪器,每天要接受血液净化治疗,光是抢救费用就已超5万元。“早知道会这样,说什么也不让他这么吃了!”看着病床上毫无血色的儿子,陈先生的母亲悔不当初。 医生提醒,假期饮食需“量力而行”,尤其要避免“三超”:超量吃(每餐七八分饱即可,避免撑胀)、超油吃(减少油炸、红烧、肥肉摄入,多吃蔬菜、杂粮)、超量喝(酒精会直接刺激胰腺,啤酒配海鲜、火锅更是“高危组合”)。若出现持续腹痛、恶心呕吐、发烧等症状,千万别当成“吃多了”,一定要及时就医——急性胰腺炎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8小时,拖延只会让风险翻倍。 假期的意义是放松身心,而非用“胡吃海塞”惩罚身体。毕竟,能好好吃饭、健康活着,才是对假期最好的回馈。 需要我针对文章里的“急性胰腺炎预防要点”整理一份简洁的家庭注意清单吗?这样你可以更清晰地提醒身边人规避风险。
浙江杭州,一女子下体不适,便到医院挂了急诊做阴超。B超室只有一位男医生,检查过程
【203评论】【17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