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幻想 “单打独斗” 了,中俄印,要么团结,要么被逐一 “绞杀”!2025 年 5 月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期间,中俄印三国领导人重启三边对话机制,明确要在能源、数字经济领域深化合作 。 这不是偶然的外交动作,而是看清了西方围堵逻辑后的必然选择:俄罗斯被制裁的困境已经证明,再强的单一国家,也扛不住整个西方联盟的体系性打击。 2025 年 7 月,西方对三国的针对性围堵更具体了。 美国商务部突然收紧对印度的半导体设备出口,禁止向印度本土芯片厂出售 7 纳米以下光刻设备,导致印度正在建设的 2 座芯片工厂被迫停工,直接影响印度 “数字印度” 计划的推进; 同期,欧盟对俄罗斯实施第 13 轮制裁,把俄北极航线的油轮保险禁令延长至 2026 年底,俄向中国出口原油的运输成本一下涨了 28%,部分油轮只能绕道远东港口,多走 3000 海里; 对中国,美国又联合加拿大、澳大利亚搞 “关键矿产出口限制”,减少锂、钴的对华出口量,2025 年三季度中国锂矿进口量同比降 15%,新能源车企不得不紧急寻找替代货源 。 西方的打法很明确,盯着每个国家的产业短板精准下手。 但三国的互补性,正好能补上这些缺口。 2025 年三季度,中俄西伯利亚力量 2 号天然气管道的日输送量稳定在 6500 万立方米,比二季度提高 8%,这些天然气不仅让中国天然气进口成本降了 17%,还帮俄罗斯把能源收入的亚洲占比从 58% 提至 62%,彻底绕开西方制裁; 中印贸易也有新突破,同期贸易额达 412 亿美元,印度向中国出口的锂矿增长 45%,正好缓解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原料紧张,而中国向印度出口的汽车零部件增长 30%,助力印度本土汽车产能提升至每年 400 万辆 。 这种实打实的产业互补,比空泛的合作声明更有韧性。 安全领域的协作也在 2025 年下半年落地新内容。 9 月,中俄印在上合组织框架下,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 “和平纽带 - 2025” 联合军演,首次加入网络安全科目,三国组建联合网络防御小组,成功拦截 20 多次模拟网络攻击,情报共享效率比 2024 年提升 40%; 10 月,联合国安理会就 “西方主导的气候资金分配提案” 投票时,中俄印共同投下反对票,理由是提案忽视发展中国家需求,最终让提案未能通过。 这是 2025 年三国在安理会第四次联合发声,直接打破西方想垄断全球治理话语权的企图。 全球治理层面,三国还在推动新机制落地。 2025 年 10 月,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推出首只 “本币结算债券”,规模 500 亿元人民币,其中俄罗斯、印度分别认购 150 亿、100 亿,这笔资金专门用于三国在非洲的合作项目; 尼日利亚的光伏电站项目就是典型案例,中国提供光伏板和建设技术,俄罗斯供应逆变器等关键设备,印度负责后期运维,项目建成后能满足尼日利亚北部 200 万人的用电需求,还帮三国企业拿下非洲 10% 的光伏市场份额; 本币结算的推进也在加速,2025 年三季度,中俄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达 51%,首次超过美元;中印贸易中卢比 - 人民币直接结算占比突破 23%,俄罗斯向印度出口原油时,用卢布结算的比例也提高到 35%。 这一步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让美国没法再用美元霸权施压。 合作中的争议也在通过对话解决。 2025 年 8 月,中印举行第 24 轮军长级会谈,双方同意在东段边境开通第三条热线,还启动无人机联合巡逻机制,每月开展 2 次边境管控协作,减少摩擦风险; 俄印合作也跳出 “单纯卖武器” 的模式,9 月,俄罗斯与印度签署协议,联合研发 “布拉莫斯 - 2” 超音速巡航导弹,俄罗斯转让发动机核心技术,印度负责导引头研发,项目投产后印度军工自主化率能再提高 5 个百分点 。 这些动作说明,三国都在主动搁置小争议,聚焦大合作。 2025 年 11 月,美国兰德公司发布报告,直言 “中俄印的务实合作正在削弱西方霸权”,建议美国加大对三国的分化力度。 但报告也承认,三国在能源、产业、治理领域的绑定越来越深,西方想逐一 “绞杀” 的难度已大幅增加。 俄罗斯的经历早就证明,单一国家扛不住西方联盟的打击;对中国和印度来说,现在不是 “要不要团结” 的选择,而是 “如何靠团结突破围堵” 的必然 。 信源:俄媒警示!中国若战,四面楚歌!围攻不只来自战场——明明谈说
去印度吧,我包你回来没意见了
【22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