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埃及安全部门消息人士透露,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代表团将于5日在埃及举行间接会晤。据悉,双方将就交换被扣押人员实地条件的准备事宜进行讨论。 这场在开罗举行的谈判桌上,摆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20点计划”。哈马斯刚刚作出原则性回应,同意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并愿意交出加沙管理权。看似曙光初现,实则暗流涌动。 哈马斯的同意带着刻意的模糊。他们虽然点头,却把释放人质与“提供必要的现场条件”挂钩。政治局成员穆萨·阿布·马尔祖克说得直白:七十二小时内完成所有交换“不现实”。这种表态留足了回旋余地,也埋下了变数。 仔细审视哈马斯的声明,你会发现他们巧妙回避了最敏感的问题——解除武装。他们同意移交管理权,却坚持未来必须由巴勒斯坦人自决。这等于在关键议题上打了折扣。 此时此刻,加沙的土地依然在颤抖。就在哈马斯作出回应的第二天,以色列的空袭仍在继续,夺走了至少二十条生命。冲突至今,已有超过六万七千加沙民众丧生,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破碎的家庭。 埃及的斡旋从来不只是调停那么简单。这个国家与加沙共享着十四公里的边界线,这片土地关乎埃及的核心安全。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巴勒斯坦难民大规模涌入西奈半岛。 历史上,埃及曾因与以色列单独媾和而遭受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孤立。如今他们行走在钢丝上,既要与以色列保持合作,又要在涉及巴勒斯坦核心利益时坚持原则。 特朗普在哈马斯回应后立刻发文,相信他们“准备好实现持久和平”,同时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对加沙的轰炸”。美国特使也已奔赴开罗加入会谈。 但前景依然迷雾重重。上海外国语大学学者包澄章点出三重挑战:内部极端势力的干扰,哈马斯能否接受权力削弱,以及最根本的矛盾——以色列坚持解除哈马斯武装,而哈马斯拒绝并要求以军完全撤离。 谈判桌外的加沙,废墟之下掩藏着无数未诉说的故事。那里的民众在战火中挣扎了将近两年,他们渴望的不仅仅是停火,更是有尊严的生活。 拉法口岸时开时闭,有限的援助艰难地进入加沙。这片土地上的人道主义危机,已经成为世界良知的伤疤。 埃及外交部确认,6日将继续主持双方会谈。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开罗,期待着被扣押人员能重归家庭,更期待和平的曙光能真正照亮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0月5日,埃及安全部门消息人士透露,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代
琉星球
2025-10-05 09:54:14
0
阅读:0